袁汉英与穆金玲亲切交谈。
□晚报记者 苏 莉 文/图
本报讯 “袁伯伯,这是您想吃的西红柿和笋瓜。”“好!好!小穆,我就是说说,没想到你真送来了。”昨天上午9时许,在市十三香路北段市军休所家属院,当84岁的空巢老人袁汉英打开房门,看到工作人员穆金玲时高兴地说。
当天上午,市军休所家属院“银龄”家庭服务中心的爱心志愿者来到这里,看望空巢老人。这是该家属院专门设置的一项关爱空巢老人的长期爱心活动,已经坚持6年了。他们为老人们设置了健康档案等,经常到老人的家里嘘寒问暖。记者见到市军休所工作人员穆金玲时,她刚从附近的超市回来,为小区的老人们带回不少生活用品。
看到市军休所所长薛超带着工作人员前来,袁汉英老人显得非常高兴。“超,你们来啦,我正好有个电脑方面的问题,想请教你呢!” 袁汉英拉着薛超往书房里走。
“袁伯,上网时间不要太久,要注意身体。” 薛超边帮老人整理电脑上的文件,边嘱咐老人。不一会儿,电脑就整理好了。
房间里非常热闹,工作人员打开冰箱,看看里面缺少哪些食物,与老人聊天、查看暖气管道、燃气管道、收拾房间等。
“我搬到这个小区6年了,这里的工作人员经常帮助俺。” 袁汉英老人笑着对记者说,他曾是一名军医,老伴1992年就去世了,两个儿子都在湖北工作,一年才能回家一趟,一个女儿在郊区工作,非常忙,回来的次数也不多,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很多时候屋里都空落落的。
“不过,孩子们来了,我家就热闹了!”袁汉英看着薛超、穆金玲等工作人员欣慰地说,远亲不如近邻,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会到家里来一趟,陪他聊天,教他上网。如果天气好,工作人员还会扶他到院里的门球场打球、晒太阳,到健身房健身。
“今天,我想到健身房骑骑车。” 袁汉英说。“走,咱们一起去。”薛超挽着老人的胳膊,前往健身房。健身房内有十余种健身器材,袁汉英和大家一起玩得很快乐。
“希望这里的老人晚年幸福。”看着大家玩得都很高兴,薛超欣慰地说,家属院里像袁汉英一样的空巢老人还有很多,他们专门开设了小区“银龄”家庭服务,做到每天到每一位空巢老人家中走一趟,让老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娱乐、休闲。
“‘银龄’家庭服务中心让我们这些空巢老人感到幸福。”袁汉英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