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8月29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架子车

发布时间:2014-08-29 09:07:03  

赵洪友(西平县)

改革开放初期,村民们给责任田追肥主要还是农家肥。为积攒农家肥,每家都会在自家庭院的角落开挖一个大粪坑。每当三伏天过后,农家肥沤制结束,各家都会把一大坑的农家肥挖出来晾晒。只等收秋过后,牛马下地开始耕地种麦时,大家才把晒干整理好的农家肥运到田间。村民们俗称这是麦播施底肥,其目的是为了来年麦子有个好收成。

这年暑假,我还不足15岁,看到邻居有人出粪了,我也把自家庭院粪坑里的粪清理出来,足有5个立方。

国庆节放假,正是秋收季节,看到别人家都开始往责任田里送粪了,我父亲也准备往自家地里送粪。

大集体时,生产队往田间送农家肥都是用队里的大马车。运送的时候,几匹马拉着一辆大马车,社员们只负责装卸。生产队解散后,牛、马和大马车卖了,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农户置办起了人力架子车,而我家往地里送农家肥还是靠一根扁担、两个箩筐。

那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往田里送农家肥了。我和父亲各自找来一根钩担和两个箩筐。经过晾晒的农家肥土质松软,装筐时,我的箩筐有点儿小,父亲的比较大。我感觉自己的两个箩筐装的粪加在一起也就二三十斤的重量,但父亲的要有八九十斤。所幸的是,我家的责任田就在村口,离家门再出村口过一条小溪就到地里了,全程也就100多米。

我挑一趟还行,等到挑第二趟的时候,就不想干了。我向父亲抱怨:“咱家要是有一辆架子车该多好啊,这些粪,来回几趟不就送完了吗?”听完我的话,父亲笑笑。父亲不强求我再挑粪,他独自一人挑起粪担子又走向了田野。

趁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求父亲:“把张叔家的架子车借来吧,下午一趟就拉完了。”父亲一听反问我:“大忙天的,你借了,人家咋用?”我诡秘地说:“说不定他家的架子车闲着呢!”说完,我扭头就向张叔家走去。听我说明来意后,张叔笑笑说:“拉走吧,我家的粪拉完了。”

我又向邻居借来了围子,下午我们只运送了一趟就把剩下的农家肥都送地里了。

麦子种好后,村民们暂时清闲了些。一天,父亲把院子里的一棵大榆树伐了,让本村的木工做了架子车身,又花30元钱在漯河废品公司买回了一辆旧架子车底盘。就这样,生产队解体后的第三年,我家终于有了一辆可以帮助干农活的架子车。

如今,架子车在乡村早已没有了用武之地,架子车的影子也日渐淡出村民的目光。随着大型农机具的普及和运用,村民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当我开着私家车行驶在村中时,一想到自己当年对架子车的企盼,我都会感慨不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