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1月27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陈医生

发布时间:2014-11-27 08:38:00  

□李月强(确山县)

小陈医生30多岁,个子不高,眼睛炯炯有神,微笑真诚,让人有一种亲近感。

小陈医生是中心医院肾病科的主治医师。

春节过后,患有尿毒症的母亲临时管堵塞,无法在县里透析,经亲戚介绍,我们来到市中心医院。接诊的是小陈医生。

母亲透析的问题解决了,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轮到小陈医生在透析室值班时,他总是一手给病人量血压,一手开上机单子,并认真地询问病人的情况。他周围经常围满了患者与家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询问着。他抬起头,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同样的问题,被人问无数遍,他都不厌其烦地回答着。

“李华,体重增加了3公斤半,以后少喝点儿水。”小陈告诫一名30多岁的女患者。

“我就喝。不让我喝水我打你。”这名患者笑嘻嘻地伸出手,轻轻地拍小陈医生的头。

病人都上机了,我静静地坐在小陈医生对面。

“你真了不起!病人除了对你职业的依赖外,精神上也依赖你。这就是对医生最大的信任。”我说。

他抬起头,脸上没了刚才的笑容,说:“我有什么了不起啊?我没有把他们一个个都治好,看着他们回家,而是看着他们一个个或早或晚离去,觉得自己是瞎忙活。唉!”

他叹了口气,表情凝固了。

“谁都清楚这病治不好,有的人可以坚持久些,有的人却只有短暂的生命历程。但是,在他们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是你给了他们的温暖,让他们少些痛苦,少些恐惧地走完最后一程。你就是天使,你们都是天使!”我说。

他的眼睛渐渐恢复了明亮,问:“你是诗人还是作家?

“我是‘坐家’,坐家里看孩子读书,陪母亲透析,还种十几亩地。”我说。

与小陈医生熟悉了,更觉得他是个可亲可敬的人。

夏天时,我陪母亲到医院拔临时管,她的内篓可以用了。

小陈医生负责拔管。那天,他早早来到病房,我还在漫不经心地跟病房里的人说话。

母亲身上的临时管被拔掉了,他摁了几分钟后,喊我过来摁管口。他说还有一台手术。我慌了,不知道怎样摁。

“四指并拢用劲压着。这可是大动脉,要命的事!”小陈医生说。

“你别吓我,我晕血。每次进透析室看着那些管子,我就哆嗦。”我说。

“不是手掌用力,是四指用力,别说话了,好好摁住。”小陈医生说。

他进入工作状态后,一脸严肃,我赶紧闭上了嘴巴。

医患关系,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而在中心医院透析室里,小陈医生让人对他职业敬重的同时,还让患者感受到了的温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