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伟在看书。
□晚报记者 李 杨 文/图
一把木头椅子,一张破旧“书桌”,一盏日光灯,堆积如山的书籍和一张单人床,装点着这间不足15平方米的住室。斯是陋室,却充溢墨馨书香。陋室位于上蔡县芦岗街道文楼村村委大院内,是魏华伟在文楼村的住所。
经常读书“充电”
从2008年到现在,魏华伟已经跟文楼村村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村民对他的称谓也从最初的魏书记,变成了华伟、小伟。魏华伟成为村民的亲人。
既然是村民的亲人,就要努力帮村民做事。现在的魏华伟,真的很忙,忙着帮村民协调各种事情,忙着到处“化缘”……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读书。
每天忙完,坐在书桌前已是夜晚9时了。一扇窗之外,是白云与清风,一扇窗之内,是一颗进取的心。魏华伟把读书、学习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他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与此同时,魏华伟也在用实际行动向村民传递一个信号:连我这个高考状元还不丢书本,你们更应该看书学习。
潜移默化中,文楼村的村民知道了“充电”的好处,不再像从前那样在村子中间的小卖部门前凑热闹,而是喜欢在农家书屋里交流致富经验和读书心得。
爱记读书笔记
在的书桌上,摆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文集》、《荷马史诗·奥德赛》、《资治通鉴》、《贞观政要·世说新语》、《从一大到十七大》、《十三经注疏》、《日知录集释》、《盐铁论校注》、《红楼梦》、《苏轼文集》、《创意农业》……大致以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分类放置。记者数了一下,有200多本。这200多本书,几乎每本都有他的批注。
“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在一本《毛泽东文集》的扉页上,魏华伟用笔写下这样一句话。记者随手翻开书桌上的另一本书,里面记满了魏华伟的读书笔记。
“在书上记读书笔记是我的一个习惯,看到哪儿,就随手记到哪儿。再看的时候,可以连同读书笔记一起温习。”魏华伟说。
身居陋室而不言苦,甘当“村官”而不言亏。多年来,魏华伟用他的经历践行着当初的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魏华伟踏踏实实地做事、做人,一有时间就用读书充实自己。
“文楼村村民现在已经有了不等不靠、积极主动融入新型农村建设的劲头。这是最珍贵的,也是最可喜的。我相信,文楼村的未来一定是可喜的。”魏华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