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年,央行再次批量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目的在于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此前央行共发放过四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一批于
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借机拓展业务
笔者了解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也称《支付业务许可证》,是指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
它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
据了解,从
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业务类型在之前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业务基础上,增加了银行卡收单业务;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在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的基础上,增加了移动电话支付和预付卡受理业务。
移动支付迎来新机遇
其实,第三方支付早在2004年支付宝诞生之际就开始成长,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更是得到快速提升。
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增长43.2%
业内人士认为,当下互联网支付和POS支付的格局已经比较稳定,移动支付迎来新机遇。
这一观点也在近来市场动向上得到体现,从去年开始,百度、阿里巴巴及腾讯三家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移动支付,争夺移动端入口,推出面向个人的移动支付产品。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到来,也给第三方支付行业带来了转型时机,尤其是怎样完成线上线下一体化,将支付和金融结合起来,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一大契机。
监管步入正规 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