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21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用卡 防骗有妙招

见了二维码别乱扫

发布时间:2014-07-21 14:42:00  

kanggf1407179.jpg

随着手机支付功能的普及,打车、购物、缴费、转账等事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方便又快捷。但与此同时,手机支付类病毒、"有毒"的二维码等,也对支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骗子们有哪些"新花招"?持卡人该如何应对?

 

随着手机支付功能的普及,打车、购物、缴费、转账等事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方便又快捷。但与此同时,手机支付类病毒、"有毒"的二维码等,也对支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骗子们有哪些"新花招"?持卡人该如何应对?

安装软件要小心

最近,持卡人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天深夜突然收到消费876元的“验证码”短信,他意识到信用卡可能被盗刷,连忙打电话挂失,但就在短短1分钟内,876元被转走。此后,他又收到几条扣钱的“验证码”短信,幸亏他挂失及时没有再受损失。

据银行安全技术专家介绍,这是典型的手机病毒侵害。

于李先生使用的是安卓手机,下载的客户端软件被内置了病毒,攻击者不需要拥有用户的手机,仅通过网购钓鱼等手段获取用户的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后,再利用手机病毒截取用户的验证码短信,就可以重置网购支付密码,盗取账户资金。

目前,一种名叫“伪银助手”的病毒已经被二次打包到多个手机网银和支付应用中,散布在各大手机论坛、电子市场,由用户下载安装。

该专家建议,用户在下载网银支付类应用时,最好到官方网站进行下载,同时,要及时为手机系统打上安全补丁,以阻止木马入侵;或安装安全软件,在木马装进手机之前将其查杀。

专家强调,手机支付虽然方便又快捷,但没有绝对的安全,使用者应提高对手机支付安全性、风险性及操作性的认识,若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与提供平台服务的商家或银行沟通,采取封锁账户或挂失等相关补救措施。

部分“二维码”有风险   别见码就扫

小姐喜欢网购,经常用手机上网买东西。

她看到一家网店承诺购物能返购物券,觉得十分划算,就在该店挑选了一件399元的连衣裙,并询问卖家如何获得购物券。

卖家告诉小姐,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行,然后卖家把二维码发到了小姐的手机上。

小姐扫后发现,并没有所谓的购物券,手机页面只显示出一个“淘”字。小姐明白自己上当了,于是急忙联系卖家,可卖家已经下线。之后,小姐便收到莫名的消费短信提醒,银行卡被盗刷。

原来,小姐扫的二维码是一个木马病毒。二维码是网络链接的另外一种形式,打开了这个网址就是打开了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这种病毒被下载后,可自行安装,潜伏在手机后台中运行,并且不会在桌面上显示任何图标,小姐的银行卡信息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盗取了。

所以,手机用户在扫二维码支付时,应该保持谨慎,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要看清发布二维码的平台、付费场景和环境,尤其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发来的二维码。同时,手机用户应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即使用手机和银行卡或信用卡绑定,也不要在这张卡内储存过多资金,避免损失过大。(徐小防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