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支付功能的普及,打车、购物、缴费、转账等事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方便又快捷。但与此同时,手机支付类病毒、"有毒"的二维码等,也对支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骗子们有哪些"新花招"?持卡人该如何应对?
随着手机支付功能的普及,打车、购物、缴费、转账等事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方便又快捷。但与此同时,手机支付类病毒、"有毒"的二维码等,也对支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骗子们有哪些"新花招"?持卡人该如何应对?
安装软件要小心
最近,持卡人
据银行安全技术专家介绍,这是典型的手机病毒侵害。
由
目前,一种名叫“伪银助手”的病毒已经被二次打包到多个手机网银和支付应用中,散布在各大手机论坛、电子市场,由用户下载安装。
该专家建议,用户在下载网银支付类应用时,最好到官方网站进行下载,同时,要及时为手机系统打上安全补丁,以阻止木马入侵;或安装安全软件,在木马装进手机之前将其查杀。
专家强调,手机支付虽然方便又快捷,但没有绝对的安全,使用者应提高对手机支付安全性、风险性及操作性的认识,若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与提供平台服务的商家或银行沟通,采取封锁账户或挂失等相关补救措施。
部分“二维码”有风险 别见码就扫
她看到一家网店承诺购物能返购物券,觉得十分划算,就在该店挑选了一件399元的连衣裙,并询问卖家如何获得购物券。
卖家告诉
原来,
所以,手机用户在扫二维码支付时,应该保持谨慎,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要看清发布二维码的平台、付费场景和环境,尤其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发来的二维码。同时,手机用户应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即使用手机和银行卡或信用卡绑定,也不要在这张卡内储存过多资金,避免损失过大。(徐小防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