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彦(驿城区)
什么是风景?风景原本是空气和光线的意思。最早出现风景一词的是陶潜的诗“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用的就是风景的本义。鲍照的诗“怨咽对风景,闷瞀守闺闼”,风景一词已经有了很强的个人情感色彩。
日月星辰、大地山川、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乃至风霜雨雪、海潮霞光等,这些自然物象早在人类产生前就已存在,但没有人,也就不能称得上是风景。后来有了人,有了人类活动,出现了竹篱茅舍、亭台楼榭、路渠车船、塔桥旗幡等,这些如果没有人欣赏,当然不能说是风景。
很多农人不觉得自己整日劳作侍弄的田园庄稼是风景,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当田园遇到了“陶渊明们”,就立即成了美好的风景。很多山野之人不觉得自己所处的荒山野水是风景,但“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当穷山恶水遇到了“谢灵运们”,便顿时云蒸霞蔚成了诗意的风景。很多居住在钢筋水泥结构里的城市人,不觉得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是一种风景,往往把寻找风景的眼光投向乡村。很多居住在穷乡僻壤的村民,不觉得原始淳朴是一种风景,却背井离乡把寻找风景的脚步留在繁华的城市。这些不是说身边没有风景,而是说风景不在人的眼中,而在人的心中。
君不见“一览众山小”的泰山极顶,也会有几堆拼命“斗地主”的人;“山水甲天下”的漓江游船上,也会有几个低头玩弄手机的人。不是眼前风景不好,而是他们的眼中根本就没有风景。再一般的景致,如果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也会生机盎然起来。秃山上的一棵小树,被人遗忘在村边的一块石头,被浪花推上岸边的一个贝壳,在有些人眼里是美好的风景。美丽的不是风景,而是一颗敏感灵动富有诗意的心。
临春风思浩荡,望秋云神飞扬。春风秋云勾起的是善感者的神思,或者说有了情的倾注,外物才会成为美好的风景。有这样一则故事:大风吹着旗幡呼啦啦地动,一位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一位和尚说是旗幡在动,争论不休。而惠能禅师却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的心念在动!”心念不动,则世界一片死寂,心花若开,则万物美丽馨香。
不妨篡改一下前人的诗:“欲问何处有风景,一草一木总关情。问道何须有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