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
斥责他人或被人斥责最没面子的莫过于“缺德”二字,任何粗口詈骂在“缺德”二字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人可以箪食瓢饮、缺衣少食,可以无车无房,可以没有这衔那奖,唯独不可以缺德。人若是缺了德,甚至缺德透顶了,那就一切都完了,再怎么装腔作势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古圣先贤对德有精辟的论述。最近,王岐山在中纪委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的一段话相当准确地对德作了阐释,那就是“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就是恪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你就有德了。
孔夫子说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圣人的意思大凡具有德的人便是君子。不自私自利,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公字在前,仁爱在先,要深明大义、清廉自律、品行端方——如此这般你就是君子。时时刻刻想方设法占他人和公家的便宜,甚至巧取豪夺、贪污受贿、为国不忠、为人不孝、不诚不信,满脑子想着宝马香车、美姬如云、花天酒地——虽说一时能呼风唤雨、颠倒黑白,但难免落下个“小人”的名声。
世上的红男绿女熙熙攘攘,按照清朝那位微服下江南的皇帝和陪侍臣子的说法,这黑压压的人流其实只有两种人,一是追名之人,二是逐利之人。这个说法似乎成了世人分类的经典,在老朽想来,它经不起琢磨。你想,莫说那年头了,即使现在,不为名利追逐,只为不忍饥挨饿而奔波劳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还是孔夫子分得准确,世上就君子和小人两种(未成年人不在其中)。孔子除了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外,还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话。小人就是脑袋钻到钱眼儿里,利欲熏心、利令智昏的人。
王岐山提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希望成为君子的人必须注意和讲究这八个方面。很长一段时间,这八个字被人歪曲、淡忘了。这八个字可谓内涵丰富、意义深远,需要我们认真领会。
党中央现在提出法治和德治的号召,让我们看到了实现中国梦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