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乡村
□王太广
我姐姐爱跳绳,受她的影响,没事时我就从屋里拿出一小截麻绳,在家门口跳。我按照姐姐教的,两手握住绳头,绳垂在身后,由后向前翻绳,双脚随着绳的摇动迅速跳起,绳从脚下滑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慢慢地学会了,一次能跳几十下。自认为跳得不错了,没想到的是在学校上体育课时发现有的女生跳得更好。
那时候的体育课很简单,体育老师扔给男同学一个篮球,让大家抢;发给女同学一根大绳和一些小绳,让大家跳。
操场上,到处是同学们蹦蹦跳跳的身影。跳大绳属集体游戏,由两个人在大绳的两头使劲地甩动。绳子扬起时,跳绳的女同学迅速钻到绳子下,和着绳子的节奏或单脚跳或双脚蹦。如果绳子绊着脚了,就要换人。有时人多了,就会上去两三个人,她们相对或相向跳。当绳子扬起时,跳者边跳边交换位置,如果有一个人被绳子绊着了脚,几个人都要下场。
跳小绳是一人拿一根短一些的绳子跳。跳得好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单脚跳的,有双脚跳的,有换脚跳的,有原地跳的,有跑场跳的,有单抡单跳的,有双抡单跳的,有正着跳的,有反着跳的,有侧翻绳跳的,有双人跳的,真是花样繁多。
女同学在蹦跳时飞舞起来的辫子或齐耳青丝,随着她们上下起伏的轻盈体态,像穿梭在天空中的燕子一样灵活自如。
看着有的女同学跳绳一直不停,不仅让我羡慕,而且让我泄气。回到家后,我在院子里跳起来。母亲看到后,大喝一声“脱了鞋再跳”。我知道,母亲是怕磨坏了鞋底。幸好这是秋天,脱就脱了呗。如果是冬天,那就不能再跳了。不过,我跳一会儿就累了,气喘吁吁不说,还两眼直冒金星。
我知道自己的特点是爆发力强,短跑、跳远好一些,但耐力不行。看到别人不光跳得多,而且花样不断,就问本村跳绳跳得好的李道琴同学,咋跳才能跳出更多的花样。她告诉我:“花样跳绳其实跳起来并不是很难,关键是要掌握好节奏,有信心、有耐心、有胆量,多练习。”
后来,每到课间、体育课或放学后,只要发现有人跳绳,我就注意观察,从中学习技巧。我上高中时,班里的体育委员刘景兰,身材不胖不瘦,十分灵活。她单脚跳把重心放在跳的那只脚上,另一只脚悬空,手的动作不变,绳子从跳动的脚下滑过。王秀华同学能左右开弓,双脚交替跳,跳到单数时,绳子从一只脚下通过,双数时,从另一只脚下通过,如此循环,直到累了为止,速度由慢到快,看得我们目瞪口呆。
现在想来,人生如跳绳,我们时时都在享受跳出绳子羁绊的快慰,而又时时被绳子羁绊,真正跳出花样,才是高手。
王太广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