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驿城区)
表姨家在天津,和我母亲是姑表姊妹。我姨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立下战功,转业后分配到天津工作,于是表姨也去了天津。
记得小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逢年过节,表姨就会给我和妹妹寄漂亮的衣服。我和妹妹穿着表姨寄来的衣服,常常看到小伙伴羡慕的眼神。
那时候,我常常翻来覆去地看天津表姨的来信。记得家里墙上贴着一张中国地图,我喜欢踩着凳子,爬上家里的那张八仙桌,在地图上找天津。从我所在的小县城出发,我盘算着坐火车怎么走,坐轮船怎么走,沿途经过哪些城市。上学时我地理学得好,就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在那张中国地图旁挂着一个相框,我总是把相框擦拭得干干净净,因为在相框的中间,摆放着表姨家的全家福。表姨有3个儿子,也就是我的3个表哥。照片中的他们皮肤白净,穿着中山装,戴着鸭舌帽,可神气了。
记得最小的表哥叫小敏,比我大1岁。他小时候学习特别好,每次表姨在信中谈起小表哥,都非常自豪。也许是受了表姨的影响,母亲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我是小学四年级转到县城的。因为受小表哥的积极影响,我才成为村里为数不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
现在,我和爱人在城市生活,都有不错的工作,养一个孩子没感到经济多宽裕。想想当年表姨和姨夫养了三个孩子,逢年过节,还给我们家寄东西。每当想起这些,心里更多的是对表姨的尊重和感激。
我母亲患有慢性肾病,冬天取暖的时候不小心烫伤了脚,因为比较严重,我就把母亲接来,每天在家里给母亲清理伤口、上药。表姨不知怎么听说了,几次三番打电话询问母亲的病情。表姨现在已经70多岁了,她耳朵有些聋,交流起来有些困难。从谈话中我才知道,表姨摔伤了胯骨,做了一个大手术,到现在还不能走路。表姨询问我的工作和学习情况,热情地邀请我和爱人去天津玩。我邀请表姨回来看看。表姨说:“乐乐(我的小名),可能老姨没有机会了。你姨夫患有老年痴呆症,我要照顾他,再说我也受不了颠簸。”
表姨真的老了。其实想想,长这么大,我和表姨只见过一次面。表姨带着表哥回来时我七八岁,记忆是模糊的。想到小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经常受表姨接济的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和爱人商量,在合适的时候,我们去天津看看表姨。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血脉亲情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