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02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读《新蔡葛陵楚简初探》

发布时间:2014-07-02 07:57:01  

□孙联邦

翻开书,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串串历史的密码。影印在纸质书页上的竹简图案,影影绰绰跳动着楚国的风云。不,应该说是秀美的书法,也是迷雾般的历史符号。竹简为大篆书体,字体大小搭配、长短有致、宽窄适宜、错落有致。起笔以藏锋为主,收笔多为露锋,笔画圆润。透过历史的幽光,我仿佛看到楚国平夜君依稀的身影。他的名字叫成,被他的大伯楚昭王分封到新蔡和平舆交界的葛陵故城,即今天的新蔡县李桥镇葛陵村附近,史称“平夜君”。想象中的他席地而坐,左手执简,右手执笔,在昏黄的油灯下,含泪书写着楚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本《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是我在一次散步时,从一个旧书店淘得的。

隐隐约约中,楚国的历史向我扑面而来。

初夏的风,伴着火热的太阳,照亮葛陵故城的沙丘,升腾起苍远孤寂的历史迷雾。星星点点的村庄,在楚国平夜君的脚下匆匆流淌,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先祖的脸庞:文王、平王、昭王、惠王、声王。送别他时,楚肃王拉着他的手说:“北有虎狼秦国,如有不测,可以考虑迁都平舆附近的陈。”陈就是淮阳,离平夜君的封地不远。

“大王放心,我一定好好经略中原。中原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物资丰富,可为后备。”平夜君说。

由于日夜操劳,平夜君累倒了,此后不久,便撒手去了。

90年后,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陷楚国国都郢,楚顷襄王仓皇逃窜,迁都到平夜君的封地,选定附近的陈地淮阳为国都,苟延喘息。流放中的屈原闻听国都沦陷,毅然跳进了汨罗江,楚国的辉煌付诸东流了。

50多年后,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兵临城下,一举攻破楚国临时国都淮阳,又挥师南下攻占了平舆。

平夜君的封地灰飞烟灭了。

在新蔡县西北25公里处,沧桑的葛陵故城脚下,平夜君静静地躺在这里。洪河水自西向东,从他的身边悠悠流过,似乎打扰了这位君王的安息,但他没有怨言。他喜欢他的封地,他喜欢这里的平原和村庄,他喜欢这里的河水,因为河水荡涤了他的哀伤。几经沧桑,现在,这块古老的封地在新蔡辖区,但是,葛陵故城已经成为秦楚争霸、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一个历史符号,已经被写入楚国的历史。

如今,平夜君的坟墓化作了一抔黄土,在风中孤零零抖动,仿佛在讲述着楚国的辉煌。

是的,楚国本可以与秦国决一雌雄。楚国自有它的辉煌,在群雄争霸的时代,谁都有机会一统天下。楚国强盛的时候,黄河以南都是它的王土,尤其是我们驻马店,更是楚国的支柱。楚国的兴亡和驻马店息息相关,和平舆息息相关,到了楚国后期,迫于强大秦国的侵略,楚国被迫迁都至平舆附近的淮阳。“平舆”这一地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后来,有考古学家考证,“平夜君”就是“平舆君”。这一发现,把“平舆”地名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驻马店,地处楚人从南阳盆地通往淮河流域的交通要道,楚王封平夜君到平舆,可见楚王战略眼光的高远。后来的事实证明,平舆给了楚国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以致楚国又延续了几十年,才被秦国彻底消灭。

1994年,考古学家发掘了平夜君墓,出土了1500多枚竹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称为“新蔡楚简”。墓主平夜君是平夜文君的儿子,楚昭王的孙子,楚惠王的侄子,是皇亲国戚,也是被楚王分封的第二代平夜君。葛陵楚简,出土于淮河流域,为研究楚国提供了宝贵资料。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