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01星期二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日香气

发布时间:2014-07-01 07:51:59  

□温培雅(驿城区)

从单位向东走过一条车水马龙的主干道,然后向北走进一条安静的小街,再向东走几十米,到一家小小的拳馆跟着舒缓的音乐练太极——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下班后的行走路线。

在这条路上,每天都会有小小的惊喜——几棵花开繁盛、香气氤氲的合欢树。这是我最喜欢的树,名字很好听,而且形态很诗意,据说花还可以入药、食用。

《红楼梦》第38回写道,黛玉吃了螃蟹觉得心口难受,宝玉忙令丫鬟把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由此可见,合欢花应该还有消积化食的作用。

《养生论》中记载:“合欢免忿,萱草忘忧。”究竟为什么“免忿”,书中没有交待,大概是因为看到庭前合欢花开满树,如雾似霞,进而忘掉了凡俗中的烦恼吧。

我走这么长一段路,就是为了感受夏日特有的香气。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投射下来,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晃动。微风吹过,有花瓣随风悠悠飘下,姿态从容。因为在那样高大的树干上绽放过,与阳光和清风有过唱和,所以花开的时候经历了那样的繁盛,花落的时候也会如此淡定。

合欢花越到傍晚香气越浓郁,广场里的那几棵合欢树也是如此。伴随着夏夜清凉的风,香气从若有若无到四处蔓延,一对对年轻的恋人坐在树下的石凳上轻轻说着各自的心事,花瓣偶尔在风中打着转落下,就像是一幅亘古不变的风景画。

合欢树还有很多美丽的别名,像绒花树、爱情树、夜合树等,但还是合欢这个名字流传最广。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明代李东阳的这首《夜合欢》写出了合欢树的昼开夜合、相亲相爱的规律。这也是人们至今常以合欢表示忠贞爱情的原因。

合欢还让我走进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花香世界,他在明珠府(今宋庆龄故居)植下了两棵合花树。每当深夜,孤独的纳兰容若都会站在合欢树下,思念早逝的爱妻卢氏:“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依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盼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最终,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合欢花舒张的夜晚,31岁的纳兰容若在花香中带着对爱人的思念随风而去。

花没开时安静地酝酿,花开时尽情地绽放,花落时平静地看待,这其实也是人的一生。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绚丽之后,最终都归于平淡。

古人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旧了时光,老了容颜,在岁月中慢慢变老,也是一种人生状态。对于任何一个生命来说,只要有能够开花的瞬间,只要有爱、有阳光,便是充满希望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