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籍知名作家张新科扛鼎之作
“既然是俺的娃,待一辈子也没问题!”潘进堂看来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王家甫的话音一落,他的回话掷地有声。
这时,喜鹊把丈夫的话接了过去:“反正俺和你哥没孩子,娃就是俺的亲儿子。你哥刚才不是说了吗,将来还等着娃给俺送终呢!”
“家甫,俺明白你的心思,你是怕娃在这儿待的时间长,你哥嫂不待见。你就放心吧,你哥嫂不是那样的人!一锅饭有他们喝稀的,就有娃吃稠的!”沉默了半天的八仙这时开口了。他清楚王家甫的所思所想。
听完哥嫂和八仙的话,王家甫知道,雷奥在村里待,不管多长时间都没有问题了。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告诉雷奥,并让他安心地待下来。王家甫在思考这个问题,潘进堂、喜鹊以及八仙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八仙说:“俺看不能一下子告诉娃。这几天娃都快急疯了,走路时眼睛都恍惚着,昨天差点儿一头撞到树上。如果再被这天塌了的事一惊,非把娃击垮不可。”
当娘的是最细心的,也是最疼娃的。一提到这事,喜鹊就哽咽起来:“娃从上次演完戏回来,天天像发癔症似的,喊三遍都不应一声,吃饭也不中了,原来每顿要吃两个蒸馍,这几天吃一个都得磨叽半天。他要是知道了这事,上海的天塌了,这边的天也非塌不可。”
听完八仙和喜鹊的话,王家甫和潘进堂没有说话,四个人都低头坐在板凳上。此时,屋子里没有一点儿声响,院子里漆黑一片,嗖嗖的夜风把窗户纸打得哗啦哗啦响,像锤子敲击着屋子里每个人的心。
“现在不能告诉娃!”潘进堂终于说话了。王家甫、喜鹊和八仙抬起了头,人人看着潘进堂的脸。煤油灯的灯头虽然还在左右摇摆,但好像比刚才亮堂了一些。
“娃眼看就要垮了,再当头来上这么一棍,不是把娃往阎王爷那儿送吗?咱村里没有瞧病的先生,娃出点儿事,得往县城医院抬,县城里到处都是老日和孙宝康的二狗子,不要说病得轻重,就娃这长相,抬去还能抬回来吗?”潘进堂的话震惊了屋子里的所有人。
王家甫刚才一直没有开口说话,不是他没有主意,而是他不愿意先说。雷奥在上蔡,不是在上海避难,自己仅在这里待两三天,很多事情今后还是哥嫂和八仙他们撑着扛着,外加自己对上蔡的情况也没有他们熟悉,他认为应该先听听他们的意见。现在三个人的意见都明确了,而且也和自己想的一样,他这时才开了口。
“你们三个都认为不能现在告诉娃上海的事,俺也同意。娃现在这个样子,再经不起折腾了!”王家甫说。
屋子里的四个人都明白,到了该想个法子把娃继续留在村子里的时候了。
这次还是八仙先开的口。他说:“就跟娃说上蔡这一段在打仗,日本人和二狗子检查得紧,眼下回不去,得等上一段时间。”
其他几个人没有说话。
“就说路上的铁路被洪水冲垮了,火车开不了,修好铁路得十天半个月。”可能是上蔡遇到了旱灾,喜鹊日日夜夜盼水祈雨,所以想到了大雨滂沱造成的洪灾。
屋子里的其他几个人还是没有说话。
雷奥要继续留在上蔡,原因不能从上蔡这边找,也不能从路上找,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对雷奥来说,编得再像都说服不了他的心,得从上海找。因为雷奥关心的事都在上海。想到这里,王家甫抬起了头,说:“俺有个主意,不知道中不中?”
潘进堂说:“讲!”
“娃现在一是想回上海见妈妈,二是想回去上学,他怕那位厉害的校长批评他。如果我们在这两点上想法子,或许能稳住他。”王家甫说。
“啥法?”潘进堂急切地问。
“来之前俺和保立妈商量了一个晚上,想出了好几个法子,琢磨来琢磨去,可能就这个法子还好一点。”王家甫说。
“快说!”潘进堂这回更急了。
“要娃继续待在上蔡,不能说是咱们的要求,得说成是另外一个人的要求,这个人就是嘉道理学校的校长露西·哈特维希。”王家甫讲到这里,被八仙的一句话给打断了。
“谁啊?”
“露西·哈特维希女士。”王家甫重复了一遍。八仙看起来好像还是没有听清。正准备再问,被潘进堂呵斥了一声:“快说!”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