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5月29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子的小嘴真“甜”

发布时间:2014-05-29 08:27:54  

□邓秀力(正阳县)

不到一周岁,儿子就学会了走路。但他走起路来,不成模样,不成直线,总是打着弯儿,一步,一停,一颤,一摇。

儿子的脑袋大大的,格外显眼,从远处望去,似乎只会看到他的大脑袋,看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虽然儿子的脸蛋儿方方正正的,皮肤白白嫩嫩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但是,给人的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大脑袋。一个大脑袋同整个身体比较起来,显得很不协调,有一种小小的身体无法支撑起大大的重重的脑袋似的,尤其是走起路来,颇让人担心。每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儿歌《大头》:“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俺有大头。”我唱一句,儿子学一句。儿子在前走,我跟在后面,那情景,那声音,谁看见,谁听见,都会忍不住回头,多看一眼,多夸一句。

儿子呢,两只小脚丫走个不停,颤颤巍巍。一旦小脚丫停下来了,那张小嘴,却停不下来,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

停下来的儿子,一抬头,见谁,都问好,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一概打招呼。若是男性,年纪轻轻的,他就说叔叔好;稍微大一点的,就说伯伯好;年长的有胡须的,就说爷爷好。若是女性,漂亮的,就说阿姨好;戴老花镜白头发的,就说奶奶好。喊了一声,如果对方没听见,没回答,儿子会追上去,站在他前面,仰着小脸蛋,再喊一遍,直到对方听到答话。

认识的邻居,听到声音,很快就会打个招呼。不认识的人,听到问候,会很纳闷,谁在打招呼?转过身,看了一圈,确定那声音是来自儿子时,才激动地同儿子挥一挥手,说小朋友好。

停不住的小嘴巴,只要见人就说话。那种可爱天真的样子,谁见了谁都会停下来,蹲下去,摸摸小脸蛋,柔柔地,拍了又拍。这种抚爱,这种亲近,有时会殃及到无辜的小屁股。

我的一个同事,姓胡,比我大几岁。他只要见到儿子,一定会停下来,用一张粗糙的大手,在儿子的小屁股上,拍来,拍去,像是拍着一盘水豆腐,拍得儿子直喊伯伯。儿子一见到胡伯伯,扭头就跑。若是此时儿子见到胡伯伯的妻子,会一路径直跑过去,喊道:“潘阿姨,胡伯伯又打屁股了!”即使当时见不到,下次见到,他一定不忘告状:“潘阿姨,胡伯伯又打屁股了!”“再打屁股,阿姨打他!”儿子希望得到的就是这句话。听到这句话后,儿子会屁颠屁颠地继续向前晃去。

我还有一个同事,姓丁,比我大几岁。本来丁伯伯不爱逗小孩玩,可是见了儿子那憨态可掬的样子,也禁不住上前,逗一逗。“彤彤,喊伯伯!”儿子笑着说:“ 丁伯伯好!”丁伯伯马上翘起大拇指说:“彤彤,棒!”可是,儿子要是跟他妈妈在一块儿,那情景就不一样了。他妈妈爱与丁伯伯开玩笑,见面就让儿子喊舅舅。一个让喊伯伯,而另一个让喊舅舅。儿子为难了,看看丁伯伯,丁伯伯在笑,看看妈妈,妈妈没笑。丁伯伯蹲下来瞪着眼说:“喊伯伯!”他妈妈则用手指着说:“叫舅舅!”。

一个是威吓,一个是命令,到底听谁的,这情景让周围的好几个同事为此捏了一把汗。看看这个甜嘴巴、不到两周岁的孩子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突然,儿子奔向丁伯伯面前,大喊一声:“舅伯!丁舅伯!”一片寂静,一片哑然,之后,是一片掌声。儿子在两难之中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丁伯伯不得罪,妈妈也不得罪,各自取一个字“舅”和“伯”,组合成“舅伯”。妈妈笑了,丁伯伯笑了,周围的同事也笑了。儿子害羞地抱住妈妈的腿,小脸蛋一个劲地在妈妈腿上,蹭来蹭去。

从此。“舅伯”,就在我们单位里,流传开来。以后,儿子只要一喊“舅伯”,大家就知道是在喊丁伯伯。“舅伯”,这个新的名词,也就成了丁伯伯的代名词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