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05月27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节 吃粽子要悠着点

发布时间:2014-05-27 09:16:55  

端午节 吃粽子要悠着点

医生:科学食用能帮你度“苦夏”

□肖婷婷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端午节来了,就意味着吃粽子的时节到了。大肉粽、蛋黄粽、红枣粽,各种美味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然而,对老年人来说,不科学食用,粽子可能会成为“舌尖上的杀手”。

粽子不能吃得太快

525日上午10时,在市中医院急诊内科,市民黄杰因胸闷、胃疼,被朋友送到了医院。

据了解,头天晚上,黄杰和几位朋友约好第二天上午到茶社喝茶,但是黄杰起床晚了,一看时间来不及,就从冰箱里拿出两个大粽子,在锅热了一下就狼吞虎咽地吃了。“可能是因为吃得太快,我当时就觉得胃里有点发胀。”黄杰说,考虑到一会儿要出去走动,有助消化,于是,他打车到茶社和朋友喝茶。

坐在茶社里,黄杰感觉越来越难受,心慌,胃疼,全身冒虚汗。朋友见他面色十分难看,就把他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后说,黄杰心慌和胃疼与吃食物太快、太急有关。粽子由糯米制成,黏度高、不易消化,再加上空腹和过快食用,会使人的消化系统难以承受,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

科学食用可以养生

据景忠良介绍,从养生的角度讲,粽子是药膳的一种。包裹粽子的叶子多是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同时糯米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功效。中医认为,端午节后,便进入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上火、中暑现象容易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可以起到解暑的效果。

景忠良提醒市民,粽子属于不易消化类食物,食用时应注意适量,不要空腹食用,食用时最好能配上茶水,以帮助吞咽和消化。从冰箱中取出的粽子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以免粽子变质引发消化系统疾病。

由于粽子黏性大,老年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较弱,食用粽子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及胃酸过多、腹胀等,如一定要吃也要控制数量。对于血糖高的人群,要尽量少食粽子,吃的时候尽量选择素馅粽子,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