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9年02月19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味变淡也是时代的进步

发布时间:2019-02-19 08:18:16  

曹碧波

似乎还没有感受到年的浓厚气息,年已经走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太多的传统习俗被人们渐渐淡忘,“过年”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平淡。

针对此种现象,著名作家、民间文化保护者冯骥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年意淡化是文化的缺失》。文中写道:“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最重要的当属除夕。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后的时光,是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因此一定要和亲人团聚一起。陪伴生养自己的父母过年,犹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和同一血缘的家人枝叶相拥,尽享亲情。为此,春运才有如此磅礴的力量。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巨大磁场,遍布大地山川每个城市和村庄。让这磁场产生效力与魅力的,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旧”年俗之所以被淡化乃至被摒弃,一是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冲击;二是生活方式多样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缛习俗;三是现代人缺少对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认知。于是,种种传统年俗被一样样地从春节中“撤出”,以至春节竟被调侃为“大周末”——缺少年意、缺少年味。

但是我还是想说,时代在进步、在发展,年味的变淡或者缺失,也是一种历史潮流,没有人能去阻挡,也阻挡不了,年味变淡其实也是时代的进步,我们完全不必杞人忧天。就说我们身边的一件事吧,我市春节禁放烟花爆竹,对这个举措我举双手赞同,我住在临街的一栋楼上,每到春节期间,鞭炮声震耳欲聋,甚至彻夜不停,吵得我无法休息,如今禁放后安安静静,我也免受噪声的折磨。众所周知,噪声是有害健康的,鞭炮烟花造成了环境的污染,那么,让城市安静下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空气质量更清新,这难道不应该成为我们当代人追求的目标吗?

禁放烟花爆竹,看似年味变淡了,不也是时代的进步吗?

今年好多人走亲戚就是礼物一放,聊了一会儿就走了,在亲戚家吃饭的比较少了,为什么呢?现在大家都比较忙,有不少人打算春节后出去发展、找工作,时间观念也增强了,不像过去一天只走一家亲戚,这样的话,到正月十五恐怕也走不完。小时候物质条件有限,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顿“大餐”;旧衣服破了补补接着穿,只有到了过年才能换身新的;以前交通不便,离家的亲人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只有过年全家才能团聚;过去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看春晚算是头等开心的事了。

如今就大不一样了,餐桌上的大鱼大肉已经不稀奇了,也引不起孩子们的食欲了;想穿什么衣服随时可以买,甚至网上点点鼠标,快递直接送到家门口;现在有了智能手机,想和谁说话打开微信视频,就能面对面聊天;想回家了买张飞机票或高铁票,当天就到家了;玩智能手机、发微信红包、电影院看贺岁大片……现在的娱乐项目多得眼花缭乱。

不可否认,当下的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也日益加剧,一些传统仪式和习俗逐渐在消失。这些年味的消失和变淡,不少是物质丰富和时代进步的体现,没有时代的进步,哪有如今的各种生活便利和选择的多样化呢?

虽然春节的年味确实不如以前浓了,这并不是人们对传统文化不接受,而是人们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富裕,对在春节时尽情吃穿玩的期望值大大减小。很多人都说,平时和过年没有什么两样。春节年味的渐渐淡去,也许正在告诉我们,人们已经到了从追求物质享受到追求精神享受的蜕变期了,这不正是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吗?变淡的是年味,不变的是亲情,我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对待亲情这个“年味”,我们中国人永远不会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