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刚进入腊月,乡村娶亲的队伍就多了起来。
一家结婚,全村庆贺。入冬腊月,村民们从年前吃到年尾。幸福地吃,痛快地玩,攒足了劲儿,来年再出门挣大钱,这就是家乡的春节,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春节,首先是一个闹字。就说谁家小孩娶亲这件事儿吧。在我们乡下,不管是哪家的男孩结婚成家,全村人都上前帮忙凑热闹,反正在农闲的乡下,大家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不像城里人那样,白天想着发财,夜里想着致富,我们乡下人历来就有农闲与农忙的区别。要过年了,春节就是农家人一年中最清闲的日子。碰到左邻娶亲了,知道右舍打发闺女了,不用主家去请,更不用主家吆喝,只要你吃过主家的一碗相亲面,喝过主家的一杯定亲酒。喜事这天,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幸福地忙着、闹着,这闹字除了热闹之外,还有几许闹腾的含义。午饭吃到日偏西,喝酒喝到夜幕临。村民们都想最大限度地分享主人家的喜庆和欢悦,这乡下的春节不闹才怪呢!家乡的春节体现一个吃字。春节前后,酒肉管够。乡下人平时忙外出打工挣大钱,春节来了,大家都从忙碌的大都市回到了乡下老家,平时因为忙顾不上吃喝,过春节了,家人团聚了,心里话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尽情地表达。过去一年中的喜怒哀乐,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只要在餐桌上的细嚼慢咽中细细道来。吃年夜饭、吃团圆饭、吃亲情饭,看是吃饭,其实更多的还是心与心的交融,还有浓浓亲情的流露。乡下人的春节饭,家人吃饭时,偶有邻居来串门,主人立马会递上一双筷子或端上一杯小酒,谁是主人,谁是客人,反正大家都是一家人。
家乡的春节家乡的味道。要过年了,村民们照样要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春节的对联是红色的、喜庆的,家乡人祝福着来年的生活更红火;包饺子都是实心的、肉馅的,寄托着村民们今后的日子更实在、更幸福;放鞭炮寓意着新年事事开张大吉,幸福吉祥如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家乡的春节年年过,家乡的味道岁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