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7月25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阳贫困村的“六改一增”故事多

发布时间:2018-07-25 08:17:21  

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高万宝

大暑时节,骄阳似火。走进正阳县寒冻镇史庄村,这里的“六改一增”(改厨、改厕、改水、改电、改院、改圈,增添必要生活设施)工作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老张家的电安好了,老王家的脸盆装上了,老史家的院子铺平了……一个个捷报传到村委。7月23日,笔者走进史庄村,感受到这里广大干群一心脱贫、振兴乡村的感人故事。

王拐脸有了笑脸

“俗话说,人穷志短,过去俺对生活一点也不讲究,杂草乱堆,做饭烧地锅,屋里弄得很脏。这一次政府可没少费心,院墙垒好了,厨房里给俺刷白,又砌了灶台,买来了厨具,俺的厕所马上也要变成水冲式的,所有这些改下来我基本没有花钱。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对好日子有了盼头…… ”7月23日,史庄村村民王拐脸正在对院里砖铺地的角落进行最后整修。

王拐脸今年54岁,自己腿部出车祸造成粉碎性骨折,至今不能干重活。妻子的腰手术留下后遗症,失去劳动能力,因为家里穷,生活不讲究,院子里堆满了柴火、沙子等,在这次“六改一增”政策中,他们家是全村第一个完工的。

在问及王拐脸对未来生活的愿望时,他心里美滋滋的,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俺是村里的宝贝”

69岁的张花芝是个苦命人,丈夫50岁去世,儿子31岁去世,儿媳外嫁,孙子看家庭没法过,外出打工常年不回来,别提张花芝心里是个啥滋味了。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她家来了县工商局的帮扶队员,隔三差五前来看她,给她带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冬天来问寒、夏天送清凉。种植食用菌到户增收资金每年2000元,光伏发电产业带贫资金每年3000元,还有众多的扶贫政策支持。村民见到张花芝便说:“你可是村里的宝贝,就是你儿子活着也不会对你这么好。”张花芝总是笑着对大家说:“感谢党的好政策!”

这不,张花芝又赶上了村里的“六改一增”政策,乡里把她的危房推倒,盖上了崭新的新房,院子里的土路变成了砖铺地,家里安上了城里人用的洗脸盆,房子也进行了粉刷。“这一切的改变,俺就像在做梦。”张花芝说。

 四支队伍战一线

像王拐脸、张花芝一样,史庄村还有37户贫困户正在享受 “六改一增 ”政策带来的实惠。

自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打响以来,该村针对贫困户家中存在的厨房不卫生不整洁、院子不平整没硬化、生活用品不齐全不结实、吃水不方便不安全、习惯不科学不健康等问题,制订了“六改一增”政策实施方案,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保证贫困户住房干净、厨房卫生、院子平整、吃水方便、生活用品齐全,规范和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该村发动四支队伍参与工作。第一支队伍就是村干部队伍。他们发动群众对沿路的旱厕、危建、草垛进行自己拆除,自7月10日村干部队伍发动以来,至23日全村所有的危建拆除完毕,草垛全部清理出视野范围,旱厕全部拆除。第二支队伍是专业队伍。村里成立了两名水工、两名电工、两名刷墙工组成的专业队伍。他们给每个贫困户安上村里统一规定的脸盆,村里规划好的一间房两个插座、一个灯泡。同时,把院子的里里外外全部涂白。第三支队伍是公益岗。全村有20个公益岗人员,他们每天打扫沿途卫生、捡拾垃圾,让乡村环境美了起来。第四支队伍是贫困户自己。村里干部深入家中给贫困户在环境卫生、物品摆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贫困户自己打扫,让贫困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走村入户摸底调查,力争不落一户,该改水的改水、该改电的改电,努力改出好样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把‘六改一增’政策落实到贫困户的心坎上。”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明黎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