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成业 冯晓曦
2013年~2017年期间,除了2015年之外,我市玉米生产“五年四次”遭受高温热害影响。尤其以去年高温热害范围最大,波及全省和黄淮海地区,导致夏玉米花粉、花丝活力下降,花粉败育,花丝接受花粉能力变差,造成授粉不良、结实差,给夏玉米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今年的伏期长达40天,我市在进入伏期后,35℃以上的高温已是常态化。从中长期天气预报来看,高温烘烤模式将持续。由于在麦收期间连续降雨,今年我市夏玉米播种比较集中,基本上在6月1日前后。7月下旬至8月初,夏玉米将集中进入抽雄散粉期。其间若无有效降水8天以上,或者出现最高气温大于35℃的天气持续5天以上,夏玉米将出现旱情,并会遭受高温热害。
今年,我市夏玉米前期雨水充足,没有出现往年的苗旱情况。7月12日,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土壤墒情相对较好,但夏季高温田间蒸发量大,目前良好的土壤墒情仅仅能够维持约一周时间。我市夏玉米正进入抽雄散粉期,7月20日~30日若无有效降雨,高温热害极易发生。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我市未来20天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将多为高温少雨的闷热天气,气温将持续在35℃以上,最高气温将在38℃~40℃之间,这样的天气对夏玉米的散粉受精将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玉米高温热害将大概率地形成。因此,提醒农民朋友,要警惕玉米的高温热害发生。
防止高温热害的再一次发生,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品种雄穗特性,及时掌握品种抗高温热害能力。郑单958类白轴品种对黄淮海地区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雄穗相对发达,花粉量大,散粉周期长,对高温和持续阴雨天气有较强的适应和抵御能力。而美系先玉335类红轴品种一般雄穗分枝少、短小,颖壳不饱满,花粉量较少,散粉周期短,抗高温热害能力差,易受高温热害。对此类品种,农民朋友要特别注意。
2.预测散粉期。及时到田间观察玉米散粉期是否在7月20日~30日的高温干旱期。如果是易受高温热害的品种,散粉期又在高温干旱期间,就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3.做好准备,及时浇灌。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迅速检查并准备好浇灌设施,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如果预报7月20日~30日无中到大雨或持续小雨,而玉米又处于开花散粉阶段,就要尽快趁一天中早晚较为凉快的时段浇灌水,以降低田间温度,维持植株水分在合理的水平上,有利于授粉,并要注意防止中暑。没有灌溉条件的,可以在清晨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人工摇晃植株,使花粉尽快落到花丝上,在花粉失活前授粉,保证果穗籽粒受精膨大。(作者分别系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