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7月23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民工张付停:进京种菇十五载 帮助百姓鼓钱袋

发布时间:2018-07-23 08:43:54  

通讯员 王有震 郭玉霞

15年前,泌阳县王店镇张楼村的“食用菌种植状元”张付停应邀走出家乡,来到北京美佳兴业食用菌厂打工,当了一名技术培训师。

作为农家子弟,他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食用菌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从河南到北京,他克服艰难困苦,帮助无数村民通过种植食用菌叩开了致富门。因此,他获“全国优秀农民工”殊荣。

北京美佳兴业食用菌厂最初是农民企业家付顺创办的。2001年,付顺租了1间厂房种植食用菌,投资十几万元干了1年,由于不懂科学种植技术,整个菌棚内颗粒无收。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2003年前后,付顺四处聘请技术专家。而此时,张付停已是驰名省内外的“食用菌种植状元”。1991年,他从郑州大学生物系食用菌专业毕业后,长达12年的时间在家乡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致力于提高食用菌质量和产量,颇有成效。

为此,付顺慕名到泌阳县“三顾茅庐”邀请张付停到北京为美佳兴业食用菌厂“把脉”,找出菌棚内颗粒无收的原因。

张付停既懂技术又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他详细调查后,发现北京昼夜温差大、湿度不足以及菌种在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是造成食用菌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

原本张付停交付调查结论后,次日就要返回泌阳县。然而,他对付顺说:“我决定留下来和你们一起让食用菌在北京培育成功。”

这句话让创业以来求贤若渴的付顺感动不已。就这样,张付停来到北京美佳兴业食用菌厂成了一名技术骨干,一干就是15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泌阳县的乡亲们通过种植食用菌,生活越来越红火。”张付停说,“2003年,我来到北京后,决定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北京种植食用菌的农民尽快富起来。”

为了让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更多的农民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张付停牵头成立了食用菌技术服务部,免费对种植食用菌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农民熟练地掌握了白灵菇、杏鲍菇等10多个品种的种植技术。由于技术上有了保障,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

张付停还不断为当地农民挖掘增收、降耗、节能的潜力。他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如秸秆、牛粪、果树枝等原材料种植食用菌,既解决了农民因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出菇后的肥料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直接还田增加肥力,对农业起到了良性循环、生态平衡的作用,不仅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节支,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由于食用菌品质优、信誉好,北京美佳兴业食用菌厂与北京二商集团达成协议,成为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食用菌特供基地。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北京美佳兴业食用菌厂的领导和张付停多次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要求严格按照有机、无公害标准生产。在张付停的带领下,该公司圆满完成任务。但就在这时,张付停的父亲病危住院,他没能回家照顾一天,直到父亲去世也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这成了他终生的遗憾。

为了进一步推动北京市昌平区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产业快速发展,张付停带领食用菌技术服务部的同事积极培训职工和农户。

2009年至今,张付停和食用菌技术服务部对昌平区的7个乡镇组织了50多期的食用菌培训,还通过田间学校的形式直接对农户进行食用菌实地种植技术培训2500人次,发放食用菌书籍、光盘2500多套,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人均增收12000多元。

目前,北京美佳兴业食用菌厂的种植技术已经推广到上海、福建、内蒙古、河北等地,产品不仅深受北京消费者的欢迎,还远销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2009年,张付停被授予北京市昌平区“十佳优秀工程师”和昌平区“农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6年,他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