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5月16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言之有物 读之有情 品之有味

——序刘军甫诗集《余味集》

发布时间:2018-05-16 08:40:42  

王立群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我国最早形成的、生命力最强的文学体裁之一。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从诗体来说,我国的诗歌主要经历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乐府、歌行、格律诗、白话诗等形式,且一直是汉语言文学的主要样式。作为一种艺术载体,诗歌饱含社会现实和民众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融入了汉语文化圈的生活,成为人们抒情表意的常用形式。从内容来说,诗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记录着时代、历史和精神情感,也成就了难以计数的优秀诗人,成为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主要是就诗的功能而言——可以抒写人的思想、抱负和志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创作题材的扩大,也自然会融进作者的意愿和感情。

诗歌无论是记事、言情、写景、交游、忧民、颂赞、田园、说理等,用真情实感去写恐怕是第一要义。无论采用哪种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段,只有情真方可意切。而情真应该源于高尚的人格和真实的生活。

军甫的诗作正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对亲身经历的事件、交游的人物、壮美的山河、萦怀的乡愁、流逝的时光等生命体验的记录,字里行间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如他在《天命之年感悟》中写到“红尘催人老,风雨换物容。深知糊涂难,淡泊也朦胧”,既有人生易逝的无奈,也有难以超脱的困惑;《重阳节有感》中“酒醉更觉今日好,还借茱萸思故乡”直抒思乡之情;《辛卯中秋感怀》中“豪华落尽知淡定,人到中年乐悠悠”,写出阅历世态变化之后心里归于平淡的快乐;《观海》中“涛声有恨常怒吼,浪花多情竞自由”借物说理;《闲吟》之二“春秋百载刹那间,人生一世若等闲”感时易逝,淡泊明志跃然纸上。又如《登黄山》《临黄河有感》《品味宝天曼》等诗既有山水行旅中对天地造化的赞美,又有对自然规律的体悟和敬畏。还有一些诗作,虽然仅记交游往事、节令民俗,但也多即事言理,款曲自在,平易之中极见真情。

军甫有三十余年的从政生活。从这本诗集里可以看出,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一直在不断地读书,写诗几乎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形式。诗为心声,这些诗又是他自己从数百首诗中选录出来的,多为精心力作,同时言之有物,读之有情,所以就品之有味。名之《余味集》,读后方知不虚也。

是为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