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5月10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羊大户祝清华的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8-05-10 08:16:17  

记者 刘 阳 弓华静

5月1日,明媚的阳光洒在确山县竹沟镇的湖光山色里。在竹沟镇政府所在地南面的山岗上,一个日产60吨的羊饲料加工厂正在全负荷生产。当地的玉米秆、花生秧、花生壳、艾叶都被加工成了喂羊的饲料。两辆农用车正在装车,要抓紧送给安徽省的两位养羊客户。这是竹沟镇四棵树村养羊大户祝清华的羊饲料加工厂。

竹沟镇党委书记刘冬梅告诉记者:“祝清华是竹沟第一个从内蒙古等地贩羊的‘吃螃蟹者’,给竹沟赢得全国响当当的‘山羊中转站’名头;又率先组织贫困群众成立养羊合作社,利用竹沟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打造绿色生态羊养殖基地,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祝清华回忆,2014年1月18日,全国政协主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深入革命老区确山县调研农业农村工作,曾来到他的生态羊场。汪洋鼓励他:“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希望你们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并且越走越好!”

“我既感到振奋,又感到了压力。”祝清华说,于是羊饲料加工厂建起来了。

“因地制宜、因家施策,或饲养羊,或种艾叶,或搞加工,或跑运输。”祝清华“坦白”他的“扶贫经”。

在祝清华的生态羊场,腿有残疾的贫困群众张小孬,不仅免费得到种羊、饲料,而且得到一份看场的工资。张小孬的妻子自幼有智力障碍,儿子又有病。2017年,张小孬一家被接进来。从无钱治病到年收入几万元,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张小孬就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袭”。

“多亏清华和政府帮了俺。”张小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64岁的冯根柱,儿子有精神病,儿媳痴呆。冯根柱去年种了十来亩艾叶。

记者采访冯根柱时,冯根柱正按技术要领对艾叶剔苗。

“种植时,每亩免费发放一袋尿素;收获时,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4元,质量好的艾叶加工成艾绒,质量差的艾叶和艾梗加工成羊饲料。”冯根柱边剔苗边感激地说,“感谢清华!去年,俺靠种艾叶收入超过1万元,俺也要自强自立过上好日子。”

谈及羊饲料加工厂的用工,祝清华介绍,饲料加工厂的十几名员工,基本都是贫困群众。如今,他的饲料俏销当地羊场,在周边省市羊场也很抢手,也带动三户贫困群众筹资买车跑起了运输。

在采访中,记者真切地看到,祝清华从贩羊到繁育再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然后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让上百名贫困群众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祝清华的精准扶贫不仅是‘给’,也是‘激’的过程,打开贫困群众的心门,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真正扶到点子上、扶到根上。”刘冬梅赞叹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