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7年12月22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日老乐山

发布时间:2017-12-22 09:27:28  

 □ 马清漪

初冬时节,看到一幅题为山水之乐的国画,画面惜墨如金廖廖数笔就勾勒出众峰耸峙、山间清溪蜿蜒而去的情景,也许是巧合,刚刚欣赏完这幅画作,就应朋友之邀一同游览老乐山。

冬日的老乐山,煦暖的阳光照耀着这片山水,天地晴明,枫叶流丹,与夏日老乐山满目苍翠、郁郁葱葱、流水潺潺的景致相比,寂静清冷了许多,呈现一番别样的景致和异样的韵味。站在高处极目四望,头上天湛而蓝、白云悠悠,脚下幽静山谷、空旷开阔。澄澈明净的湖水波光潋滟,宁静了季节的浮躁,沉淀了浮世的心境,清澈的湖水引来几只野鸭在水波中嬉戏。漫步湖畔,杨柳水岸,晓风轻寒,金黄的菊花正璀璨绽放,月季依然明艳,粉红的牵牛花迎风怒放,释放出冬日少有的暖色,陡觉眼前一亮,俯仰之间,一扫冬日以来的阴霾,心情顿时畅快了许多。

远近的山林早已褪去了夏日的盛装,山野宛若画家调色盘上油彩混合后涂抹不匀的颜色。这里一片黛绿,那里一片金黄,远山如黛、色彩斑斓、层林尽染、缤纷多姿,成了画中的角色。

漫山的树木枯叶虽然大多早已落下,然而稀疏丛林的残叶经不住落枝的鸟儿扑棱,仍簌然缤纷。略显皴裂的树身和光秃秃的枝杈孤零零在寒风中寂廖地瞪着蓝天,展露出季节的变幻与多彩。

数度登临老乐山,皆是乘车前往,而这次受好奇心驱使,首次沿着登山古道拾级而上,沿着山径一路攀登,踏着散落在石径上松软的落叶迤逦而行。迎着随风飘零的树叶,树林中低处叶子尚未落尽,飘零而尽的落叶仿佛铺就了一层金黄的地毯,点缀着别有韵味的老乐山初冬。登山步道一侧那一段段时断时连的残破石墙历历在目,据说是楚长城遗址。抚云台上下那窄窄的石径,巨石上镌刻着明正德年间“重阳登高处”的字样,至今仍无声述说着关于重阳登高的神奇传说。道旁和远处不规则的山岩,也许经历最早洪荒年代电光野火的摧残,沧桑印痕留迹明显,层层叠叠,犹如一部天书的一张张书页等待人们去翻阅、解读和破译它的古朴与奥妙。未登峰顶,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试图故意在检验一个知天命之年人的体力和意志。

最美的时刻是登上极顶,极目四望,一览众山苍翠。远处青山如屏,碧水如琴,潺潺流水奏出如琴的乐声,些许枯黄的树木,看似有些衰败,却让我联想起古诗“一岁一枯荣”这自然界难以逃脱的法则和天人合一的至高意境。如今的老乐山已是我们这个城市的后花园。这里空气清新、荡涤胸襟,是可以深呼吸休养身心的地方。这里“林塘多秀色、山水有清音”,尽情展示着无穷魅力,成为强健体魄之所在,也为其生态家园、休闲福地作了最好的注解。

下山途中,遇真宫大殿前那副楹联吸引住我的目光,“门前溪水浮花问今是何世,檀房虚室待云唯天籁清音”。踏足于此阅读山色,品位水韵,聆听天籁清音,我方明白,此时的老乐山就是我之前欣赏的那幅山水之乐国画的具象,恰如画中之写意。

所谓乐山乐水,乐山聆天籁清音,乐水赏溪涧清流。在天地之间尽情饱览自然风光,在亲山近水中陶冶性情,于青山绿水间放逐心情,这是我初冬时节欣然前往的真正缘由。如今,我身临其境、陶然自乐,也自然成了画中之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