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磊
驱车十几分钟就赶到了驻马店置地公园,把车停好,我就迫不及待地往荷塘边赶。还没有来到荷塘边,就已经看到前来赏荷的熙熙攘攘的人们。那前来赏荷的人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比肩接踵地从四面八方涌来。抱孩子的母亲,拉扯着一双儿女的男人,搀扶着老人的年轻姑娘,推着童车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撒着欢儿地叫:“妈妈,你看这荷花开得多漂亮啊!”“爸爸、妈妈,快过来啊,我给你们拍照。”面对如此美景,人们纷纷拿出了相机、手机,争先恐后地与这大自然的美景合起影来。他们要把这美景留住,要把这美景永驻心底并分享给更多的亲人和好友。
我也随着人群,仔细欣赏起那美丽的荷塘来。那满池的荷已开了不少花,有的已结出了莲蓬。只见那荷花,有的刚刚露出了小小的花骨朵儿,那小小的花骨朵儿多像蘸满墨汁水彩的画笔,随时都可以渲染出美丽的画面来。那些花骨朵儿大些的,就像一个个大大的熟透了的仙桃,张着小口儿,粉红粉红的,馋得人垂涎欲滴,喜得人心花怒放。那些半开半张的,就像曼妙的少女裹着粉红的纱衣,含羞不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裹红衣半遮面”。那些已经开得娇艳的,就像生产过的妇人骄傲地拥着孩子出来,把孩子裹在正中,一脸欣喜和自豪,那莲蓬正像孩子,只见它端端正正地坐在妈妈怀中。那些已经开放过的荷花,干脆为了孩子,引退了自己,它们悄悄退出了惊艳、退出了万紫千红,只为了孩子们快乐成长。
那碧绿的荷叶随风摆动,吹起满池荷香,“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学过的诗词佳句来。那荷叶出水很高,那绿绿圆圆的荷叶,正像少女起舞时张开的绿绿的裙摆。那荷叶层层的绿,有的浓、有的淡,浓如墨、淡如鹅黄。绿得密不透风、绿得让人压抑。难怪小池里的荷不如野生于大泽的荷那么有生命力、那么坚强,它们终是被人工种植的,终不比大自然中自然而生的。不过,人工种植的也罢,自然生成的也罢,能在人们繁忙的工作中带给人以美的享受,终是件快乐自己、愉悦他人的事。这不由得让我羡慕起荷花的高洁品性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论它遭受怎样的环境,终会带给人们洁白,带给人们万紫千红,带给人们甜甜的莲蓬,带给人们清新爽口的耦。正思索间,突然几只蜻蜓从眼前飞过,稳稳地落在了尖尖的小荷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顿时我又想起《小池》里的诗句来。惊叹于古代诗人写荷塘时观察的独到、用笔的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