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翔飞 王 俊)“税收优惠政策让我这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新农民’成了‘葡萄王子’。”近日,望着沉甸甸的挂枝葡萄,大学毕业后回家创业创办确山县嘉禾农业种植合作社的杨贺深切感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喜悦。
2015年6月,《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出台,我市整体纳入发展规划。为落实政策,我市国税、地税部门深度合作,依托税收职能,整合税收资源,创新精准扶贫方式,联合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扶贫、项目扶贫、技术扶贫、岗位扶贫、驻社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助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我市依法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达11646户,入社成员69.75万人(户),庞大的数量推动了农村经济多元发展,辐射带动近百万人脱贫致富。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市25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减免增值税免税销售额8.3亿元,减免税额2000余万元,有力支持了老区三农经济发展。政策到了位,服务更到家。我市国税、地税部门立足全境山区多、农户分布散的实际,采取上门服务,开通“纳税服务流动车”,将税收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使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服务的便捷。今年以来,双方联合出动服务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动车1635台次,辐射所有乡镇,其中为8403户农户发放发票54633本,办理税务登记397户,受理纳税咨询14210户次,确保每个农户对三农优惠政策和办理程序应享尽知。
“您只要回学校申领一张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就能从毕业年度起享受3年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听到市国税局工作人员介绍后,去年毕业的黄淮学院大学生秦淮杨对自己的创业梦想更加有信心了。
为切实帮助创业创新轻装上阵,市国税局巧做减法,切实为创业创新减轻负担。助力创业创新的合作事项覆盖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联合评定纳税信用等级、联合开展政策宣传辅导等。尤其是我市国税、地税部门协调联动,全面梳理优惠政策,主动组织业务骨干深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将政策送上门,通过主动落实减税政策,为创业创新搭建了广阔平台。近年来,他们先后取消了47项行政审批事项,变税务管理为行业自律,变事前审批为事中事后监督。同时,依托“互联网+税务”推进多元办税,让纳税服务契合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的互联网时代要求,打造窗口办税、网上办税、自助办税和移动办税“四位一体”的办税新格局,为企业提供各项便捷服务,让“互联网+税务”成为服务创业创新的新亮点。
“现在办税真是顺畅多了,只需要在系统备个案,申报时就能享受税收减免,再不用跑多个部门了。税务部门减法做得好,助力我们创业创新轻装上阵。”驻马店市迅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