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育才环境 创新工作方法 创活兴业载体
上蔡县“党员人才种子工程”硕果累累
本报讯 (记者 陈 司 通讯员 张继军)今年以来,上蔡县积极发挥“党员人才种子”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优育才环境、创新工作方法、创活兴业载体,党内培养“红种子”、党外培植“新苗子”、域外培育“金果子”,推动“党员人才种子工程”在全县深入扎实有效开展。
创优育才坏境,党内培养“红种子”。一是分级培训强素质,建立健全分级培训责任制,充分整合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等现有培训资源,按照分工负责、分级培训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每季度采取集中轮训等形式,分层级、分行业、分领域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今年以来,完成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及其他党员培训12200人次。二是创先争优育标兵,着力培养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的责任型人才,推动广大党员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目前,全县130名“党员种子致富标兵”正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帮带共进促创新,新成立了久久粮食、天一经济、晨钟科技等4个联合体党支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培养“党员人才种子”22名,通过土地流转吸引农民参与或加入,引领群众致富,得到群众广泛赞誉。
创新工作方法,党外培植“新苗子”。一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及各行业协会等群团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建立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基层党组织与“两新组织”党建联系等工作制度,着力在生产一线发掘先进分子,共同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发现、吸收、培养工作。二是重心前移,突出重点,吸引更多的先进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晨钟科技联合体副总经理张欢,原是晨钟科技联合体的一名车间修理工,勤奋好学,思维敏捷,热衷于晨钟科技联合体产品销售,利用电商、微商销售渠道,带领其他员工在2015年实现年销售额1800多万元,被党支部发掘纳入“种子”人才库,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三是搭建平台,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立足本职发挥作用。目前,已在119家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培养党外带富创业能人100名,其中80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20人发展成预备党员。
创活兴业载体,域外培育“金果子”。该县按照“引优做强”的要求,由党组织牵头,围绕产业发展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对接,通过带技术等方式,大力引进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党内外各类人才。今年以来,外建党组织牵头开展联谊交流活动3次,鼓励20多名外出务工有成党员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在五龙等乡镇流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8200亩,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800余人,资助20万元帮助36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带动186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