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东亮)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今年以来,西平县委组织部突出精准选派、精准培训、精准管理,从全县党政机关中选出13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精准选派,确保选派的干部能干。严格标准“选”。从年龄、身份、学历、工作年限、基层工作经验、任现职时间、年度考核情况等方面严格规定了选派干部的标准细则,由推荐单位、组织部门、用人单位分别把好推荐关、审查关、实践关,保证选派干部质量,重点从党政机关优秀年轻干部、股级干部、后备干部中选拔信念坚定、德才兼备、能力强、肯吃苦、敢担当的同志。因地制宜“派”。不同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同,帮扶的方式方法也不同,因此在将贫困户致贫原因梳理分类后,再将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熟悉基层工作的扶贫干部按照特点和专长分派到各贫困村,做到帮扶干部选派与贫困户的实际相结合,有的放矢,提升帮扶质量。
精准培训,确保选派的干部会干。加强培训提升理论素养。通过开展培训班、集中观看远程教育、微信平台交流等集中学习国家、省、市、县关于扶贫的政策,深刻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提升理论水平。邀请专
精准管理,确保选派的干部实干。坚持多方共管。形成县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乡镇党委直接管理、选派单位协助管理的“三重管理”机制。乡镇每周将下派干部到岗到位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县委组织部,每月将下派干部表现情况与选派单位沟通,通过明确各单位管理职责,构建立体式的管理体系,防止出现管理真空,确保选派干部在岗有为。坚持抓在经常。建立健全选派干部公开承诺、工作例会、定期汇报、请假销假、廉洁自律等制度,实行群众评议选派干部日常表现,强化对选派干部的刚性约束。同时,明确规定选派干部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5天。坚持强化考评。建立健全选派扶贫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将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出勤情况与扶贫实效相结合、群众认可与组织评价相结合,并建立日常考勤、每月观摩、季度汇报、半年考评、年度总评的综合评价办法,由派出单位综合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评价意见后评定年度考核等次,将考核结果存入选派干部个人档案,作为以后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