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杰 李 军
正阳县雷寨乡高胡村民兵育种示范户戴子星,自1986年痴迷瓜菜高种事业以来,从打工学徒变身科研达人;从新型职业农民变身县人大代表;从农民育种专家变身科技扶贫标兵。随着角色转换,他逐渐成为瓜菜种子界的育种专家,并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农业先锋创业人物”、“河南省科技致富状元、全市劳动模范、全市第一届优秀人大代表、全市民兵科技扶贫标兵”等称号。
从打工学徒变身科研达人
1963年出生的戴子星,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当他目睹了乡亲们购买假种子,导致减产绝收的情景后,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习育种技术,为家乡父老们繁育出“金种子”。
1986年,戴子星经人介绍来到南京农科院打工,从事辅助性工作。其间,他接触了一些农业科研专家,自此痴迷上了瓜菜育种技术。回到家乡后,戴子星反复摸索嫁接技术。他参加了县农广校、团委、人武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农民工返乡阳光工程技术培训,系统学习了农作物良种繁育示范和推广专业培训课程,并获得了全县第一届新型职业农民“绿色证书”和民兵农艺师资格证书。
俗话说,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戴子星为解决西瓜重茬易发枯萎病、产量效益低的难题,他开始研究嫁接技术。经过反复试种,选育出了以葫芦、丝瓜、南瓜、冬瓜作砧木嫁接西瓜苗,西瓜苗嫁接早,成活率高,西瓜藤旺,产量也高。
在葫芦苗上嫁接西瓜,结出来的西瓜个大、丰产、含糖量高,外形好看,具有抗病性、耐湿性、耐重茬等特点。一时间,他嫁接的西瓜苗名声远扬,成为当地的农民科研达人。
为准确掌握嫁接西瓜的授粉时间和成熟日期,戴子星发明了给温棚西瓜办“身份证”的办法,在每株西瓜秧上挂一张精心制作的卡片,上面标明授粉时间、病虫防治措施,使西瓜管理省工又省心。为增加西瓜的甜度,他采取施用增甜肥、有机肥、甜叶菊和追施植物油等方法,嫁接出来的西瓜爽甜可口,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2004年以来,戴子星与种瓜民兵签订了推广嫁接西瓜苗移栽重茬地技术承包合同,实行包成活率、包品质、包技术“三包”服务责任制。他每年嫁接繁育西瓜苗都在20万株以上,为民兵群众增加经济效益600万元。
从人大代表变身农民育种专家
2001年,戴子星被选为驻马店市第一届人大代表,他成为农民育种家的信念更加牢固,普及良种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个信念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戴子星作为一位新型职业农民用科技武装头脑,不断更新培育西瓜、蔬菜新品种。2005年戴子星投资30万元与南京农科院“联姻”,创办了正阳县正星蔬菜研究所,之后注册成立了代兴种植农民合作社。通过基地繁育、示范、培训、推广等形式,带动附近上千户民兵群众发展育种经济。
不经一翻彻寒骨,哪得瓜菜扑鼻香。经过多年研究,戴子星精心培育出辣椒有“大果
从农民育种专家变身科技扶贫标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戴子星始终把精准扶贫、党员先行作为重要内容紧抓不放。在乡党委的帮助下,他率先组织9名社员党员建立了合作社党支部,经上级党委批准,戴子星担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
“建立一个党支部,就是加固一座脱贫攻坚的堡垒;建好一个示范基地,就好比办一座富民学校;培养一个瓜菜育种示范户,就像点亮一盏致富明灯。”这就是戴子星的良种扶贫、党员先行的座右铭。他购买科技图书,创办了科技书屋,利用示范基地创办“西瓜田间学校”、“蔬菜良种超市”,举办“辣椒讲座”、“西瓜沙龙”、育苗观摩会等160期,培训农民6500人次。今年以来,他赠送贫困户瓜菜种苗价值30万余元,使周边2万多户民兵家庭依靠种植西瓜和特色蔬菜走上致富道路。
2006年,汝南埠镇台寺村下岗民办教师阮伟,种瓜菜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戴子星了解情况后,无偿提供西瓜嫁接苗和栽培技术,帮助阮伟种植两亩西瓜,当年收入8000多元。第二年又帮助阮伟建立2个蔬菜大棚,种植春西瓜套种辣椒4亩,共收入4万多元。在阮伟的带动下,台寺村推广西瓜套种辣椒、棉花立体种植面积3000多亩,成为全县“一村一品”西瓜特色专业村。
树高千尺不忘根,育种致富不忘本。现在,戴子星已建立种子繁育基地1000亩,各种日光温室大棚200多个,拥有资产达2000万元,成功探索出一条“合作社+研究所+党支部+育种基地+农户”的经营新模式。戴子星说:“普及良种不分穷富,良种扶贫不分远近,感恩社会、回报家乡才是俺推行良种脱贫攻坚的心愿。”他得知雷寨乡后寨村农民雷建伟家庭困难,就主动为他免费建了3亩温室大棚,传授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让他走上致富路。目前,他已经把自己繁育的瓜菜良种当作科技“星火”,播撒在天中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开出良种之花,结满致富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