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茁草 蔡琳琳 李 悦
长征路上的历次会师,不仅是各路红军战略转移的重要节点,也是了解长征全过程一条清晰的脉络。在历时两年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共有6次会师。
红6军团与红3军木黄会师
根据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命令,红6军团于
此次会师,红6军团不仅胜利完成转移任务,而且为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起到了先遣探路的作用。此时,中央红军已突围长征,红2、红6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遂向湘西发动攻势,并创建湘鄂川黔苏区。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连续突破敌四道封锁线后,红军损失严重。
红四方面军在取得嘉陵江战役胜利后,于1935年5月初继续向西转战,策应中央红军。在中央红军成功翻越夹金山时,红四方面军一部已攻占懋功,并前出至达维。
红25军与陕甘红军永坪会师
中央红军长征后,按照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指示,红25军于1934年11月离开鄂豫皖苏区,开始长征。红25军先后进入桐柏山区和伏牛山区,但发现在此创建苏区都比较困难,于是进至陕南地区,创建了鄂豫陕苏区。
1935年7月,在得知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后,为配合主力红军行动并同陕甘红军会师,红25军决定西进。
陕甘支队与红15军团甘泉会师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红军实力大大增加,并在两河口会议上确定了北上川陕甘的战略方针。
当右路军历时数日越过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草地,等待左路军来会合时,张国焘提出种种借口,不愿北上,并要右路军南下。
为贯彻北上方针,中共中央被迫率红1、红3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进占哈达铺。
在此,北上部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
两军会师后,立即迎击了国民党军的“围剿”,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巩固了陕甘苏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红军的行动。
红2、红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
红2、红6军团于
这时,红2、红6军团接到北渡金沙江同位于甘孜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命令后,离开盘县地区,分两路向西急进,于
此次会师,对于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维护全党全军的团结,促进三大主力会师,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红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会宁、将台堡会师
红二、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后,张国焘企图拉拢红二方面军支持他的错误主张,遭到红二方面军领导人的坚决抵制。在中共中央和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等力争下,两军共同北上。
1936年7月上旬,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出发,途经阿坝、包座等地,越过雪山草地,8月到达甘肃南部。红四方面军于9月上旬控制了漳县、渭源、通渭等广大地区;红二方面军于9月中旬占领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等广大地区。
就在此时,张国焘又提出西渡黄河的主张,经朱德和红四方面军一些领导人的抵制和斗争,加之在兰州以西渡河困难,张国焘不得不同意继续北上。
为接应红四方面军北上,红一方面军派出部分兵力,先后占领将台堡、界石铺和会宁等地。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胜利结束,使“中国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与抗日联军是有了坚强的支柱了”,“全国同胞是有了团结御侮的核心了”,对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调整国内政治关系“将要起一个决定的作用”。 (新华社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