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中提到,当前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而自主品牌的发展却是良莠不齐。总体来说,品牌力偏弱是自主品牌发展一直存在的壁垒。产品质量方面,一些优秀自主品牌已经逐渐逼近合资品牌,而一些企业仍然在生产低质低价车。此外,创新能力不强也一直是困扰自主品牌发展的问题,一些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依赖进口,自主车企山寨豪车外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企业诚信意识方面,汽车企业做得比较好,但是经销商层面有待加强。
总体来说,自主品牌的发展并不落后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但是品牌力确实是落后于市场的发展。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达2450万辆的规模,创全球历史新高。在汽车行业保持高增长的背景下,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15.3%。但自主品牌汽车在中高级市场还是缺乏竞争力,在豪华车市场,自主品牌一直缺席。
可以看到,自主品牌一直在努力打破中高级市场的壁垒,从长城汽车推出中高端SUV哈弗H8到吉利推出中高级轿车博瑞,再到东风A9,自主品牌一直在努力尝试。但是作为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尝鲜者,哈弗H8并没有赢得市场的青睐。虽然媒体对该车型有不错的评价,但是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在产品力方面,汽车自主品牌良莠不齐。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超越了德系、日系、韩系,可见汽车自主品牌整体产品力并不弱。但是,也有一些汽车企业以山寨豪车外形为产品竞争力,毫无创新能力。
对技术的掌控,决定着企业产品品质提升的高度,技术创新可以说是自主车企优化品牌形象的最佳切入口。近年来,以上汽、江淮等企业为代表的自主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上汽集团2015年年报显示,去年研发投入83.71亿元,同比增长22.53%。江淮汽车2015年研发投入18.57亿元,同比增长15.5%。据各家上市公司年报统计,2015年14家上市车企共在研发方面投入43.5亿美元。
虽然一些自主车企在研发方面纷纷加大投入,但是一些关键的零部件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相对薄弱,这也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长久得不到解决的一块心病,必须加快攻克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难关。
在汽车行业,由于汽车商品的特殊性,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能够本着诚信经营的原则对消费者负责。再加上相对于其他行业较完善的政策管理措施,汽车行业自主企业的诚信意识较强。
《意见》最后指出,要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开展品牌基础理论、价值评价、发展指数等研究,提高品牌研究水平,发布客观公正的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以及品牌发展指数,逐步提高公信力。
汽车行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将自主品牌做大做强、提升品质,将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树立民族品牌形象为己任,一同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