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上河城
记者 韩祖和 刘 阳 李丹丹 弓华静 文/图
图① 上河城文化休闲街区。图② 上河城好莱坞国际影城。图③ 黄淮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上河城基地。图④ 上河城儿童娱乐中心。
美丽上河城,天中迎宾朋。
叶冬松、赵素萍、张维宁等省领导认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上河城在全市首创的“众创型商务+体验式商业+新中原文化”相融合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上河城以时尚人文的理念,将历史与当下联姻,让传统艺术与生活趣味融于一体,给有家无园的城市人提供一个“留住记忆、见证成长”的幸福家园,“传统文化+”、“互联网+”对接市场活力四射、尽显魅力,在2016年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中,荣获黄淮四市服务业“两区”第一名。
上河城项目自2013年3月启动三年多来,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上河城是什么?为什么叫上河城?上河城模式与县域经济发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日前深入上河城项目进行了采访和探究。
定位:上河城是什么
沿着新阳高速平舆出入口的清河大道向北约
在紧邻县委、县政府的平舆县繁华新城区,在像流经柏林的莱茵河、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和纽约的哈德逊河一样的平舆县城小清河畔,总规划用地500亩,投资15亿元,建筑均是3层以下的低层低密度建筑,这让记者感到有些不解。
上河城所处之地,可谓寸土寸金。
众所周知,平舆县在全省率先“无中生有”建设产业集聚区,创造了招商引资的比较优势,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客商,实现了从“一凤难求”到“凤自来栖”再到“群凤抢巢”的“三部曲”,走出一条传统农区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创造了被经济专家称道的“平舆现象”、“平舆速度”、“平舆经验”和“平舆模式”;城区面积由当年的7平方公里增至现在的2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当年的7万多人增至现在的24万多人。平舆县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平舆县先后获得“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河南省园林城市”、“河南省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殊荣。
当下,全国城镇化发展如火如荼,许多地方都在大手笔建设大马路、大广场、大建筑。
上河城的低层低密度,与大马路、大广场、大建筑的“三大”反差很大。
上河城是什么?专家、领导怎么看?
郑泰森看后说,上河城既是一个商业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这个公共文化空间里面有商业、有休闲、有文化、有公共文化服务。
郑泰森高度评价上河城:在一个传统的农业区域、在一个城市化很低的地方、在一个工业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平舆引来一个时尚文化的空间,很超前!
此前,省委书记(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副省长赵建才,省政协副主席梁静,市委书记余学友,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还有周边河南、安徽、湖北等100多批省、市、县领导先后密集到上河城调研、指导工作。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目前,我国部分城镇片面追求扩张,很多小城镇盲目建造大马路、大广场、大建筑等,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大城市病”集中爆发。
有人赞誉上河城:上海的新天地,北京的什刹海,成都的宽窄街。
上河城不是传统的房地产,是城镇化城市品质和价值的提升;上河城不是单纯的商业街区,是城镇化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上河城不是简单的文旅商综合体,是以人为核心的宜业、宜商、宜闲的新型社区,追逐一个“让县城老百姓享受到大城市人的时尚生活”这么个天方夜谭般的梦。
平舆县城诚然有奚仲公园、太任公园、月旦评公园、陈蕃公园等8个公园,但是个体的体量都不大,承载力不够。
一个好项目可以改变一个区域的发展格局。
正如现在讲发展地位,没有地位就被边缘化了,有了发展地位它就可以形成一个政策的洼地。
旅游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是综合实力,是竞争力。
上河城作为一个新业态,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样板,作为文商旅乐结合的一个项目,谋划当初就确定创建国家
因为在驻马店京广铁路以东的地方,除了汝南的南海禅寺是国家
在上河城里,清河坊商业步行街、民国风情商务中心街、好莱坞影视动画休闲区、东方迪士尼儿童快乐成长娱乐区以及芝麻开门电子商务园、太任文化教育园六大板块,打造以平舆地域特色文化为主体的涵盖旅游、休闲、星级酒店、大型商务政务会议接待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旅游产业园,核心是平舆地域特色文化体验、游乐、购物等功能,致力将中国休闲旅游精华汇集于平舆,以此平台辐射周边;将国内体验型文化旅游精华通过此平台引入平舆、推向全国,而达到最佳集聚效果。
2014年至2015年引入北京红黄蓝教育集团、广州天地儿童娱乐城、郑州中影好莱坞影城、大润发、迪欧咖啡和京东等省级、全国区域级知名品牌63家、商户160家,涉及文化、教育、旅游、餐饮、零售、电商和金融等业态56个,接待人数360余万人,吸纳外地返乡创业人员和当地群众就业4500人。
2016年初,上河城获批国家
目前,上河城正努力创建国家
“上河城创建国家
记者看到,上河城是开放式的、是满足市民需求的,早晨,市民或在湖边场地练习太极拳健身,或沿湖疾步锻炼,或在富氧的园里读书;夜晚,儿女领着父母,或老人牵着孙子、孙女,在其中休闲。据说,节假日来的市民更多。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像一列飞驰的列车。我们谁也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让它减速前行。既然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时代,那我们就改变自己吧,快乐地感受“慢生活”的艺术。
上河城里以小地方聚大品牌,悠闲热闹、闹而不乱,一杯咖啡、一碗小吃、一部大片……人们以从容的生活方式,享受生活的美好。
赵素萍两次莅临上河城,当她看到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的红黄蓝亲子乐园时说:“平舆的孩子们真幸福!”
叶冬松进入我省县级最大巨幕的平舆好莱坞国际影城,当听说一张会员巨幕大片票价25元、是郑州的三分之一和北京的四分之一时,十分感慨:“在小县城也能过大城市的时尚生活!”
内核:为什么叫上河城
诸如《史记》等史料记载,平舆县,夏、商属挚地,周为沈子国。
挚君奚仲在此发明了四轮太平车曰“舆”,平舆因此而得名。2007年11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组评审确认平舆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奚仲后裔、古挚
周武王时,周文王第十子聃季分封在位于今平舆的沈亭,开立沈子国。
所以,平舆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曾是车舆之城、沈国故都,也是汉代天下第一郡——汝南郡治所在地;“二许举士”的许劭、许靖,东汉名臣陈蕃等,人才辈出、灿若星汉……想必当时一定水陆交通发达、文化与商业繁荣。
近年来,平舆县致力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同时,打造以历史名人为主题和彰显时代元素的奚仲公园、太任公园、月旦评公园、陈蕃公园等8个文化公园,不仅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进程中开拓创新,有力地推进了天中文化乃至中原文化建设,提升了人文素质和文化软实力,而且使平舆县成为八方宾商投资的热土,成为优质精品、国际品牌的集聚地,成为引领驻马店乃至中原地区县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地标。
上河城为什么叫上河城?也就是说,上河城的内核是什么?
徐文化领着记者徜徉平舆县城的8个文化公园和上河城,并沿小清河溯流追源。
平舆县“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文化积淀扑面而来,主题文化、园林艺术、乡俗风情和人文轶事构就古朴凝重的文化底蕴。
小清河源自宿鸭湖水库,是流经平舆县城区最大的一条淡水河,它是平舆县城镇居民生活饮水和沿岸乡镇农业灌溉的一个重要水源地。
小清河是自然之水,也是时间之水。
徐文化告诉记者:“我自幼在平舆长大,平舆的这些自然之水、时间之水、文化之水流淌在我的血脉中,这便是我构思、打造上河城的‘源头’。”
上河城中的汉白玉主体雕像刻画的就是太任,所处恩泽湖意为她母仪天下、后人惠其恩泽崇德向善,总高
记者此时明白上河城名字的由来,顿悟上河城的文化经络和血脉构成以及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散发出清新绵远的韵味。
随行的我市著名天中文化学者、上河城项目初始谋划者之一、市旅游局副局长刘白汀总结说:“上河城,首先是历史之城、文化之城,其次是休闲之城、时尚之城和生活之城。”
人气带动商气,商气带动财气。
决定商业体能够火爆运营的关键,离不开庞大的客流支撑,人群聚集的地方往往也是财富所在。
未来的发展是多项融合、交互发展、集成组合的一种发展态势。
三年前,上河城起步于商业地产与休闲等业态的结合。
刘白汀说,2014年初,上河城制定《2014年~2018年文化旅游五年发展规划》:培育一个“中华太任母亲节暨寻找最美母亲”年度著名公益节庆典礼,打造假日“天中庙会”和群众广场娱乐两大地方特色文化品牌节目两大地方特色精品文化品牌活动,组织好平舆(天中)市民日常赴上河城赏亭台楼阁及名贵花木、观车舆博物馆和平舆传奇文化、感时尚体验(品名吃、看巨幕电影、泡温泉等)日常文化主题体验活动,推动规模文化企业落户产业园区、小型文化企业(团队)创意孵化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升级产业化三方面县域文化创新实践,做名副其实的驻马店唯一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豫南首家国家级文化旅游景区。
2015年初,开始构建专业电子商务园区,积极推进“互联网+”新业态的发展壮大。目前,营业面积达3.8万平方米,已有“京东”、“农村淘宝”、“喜买网”等国内领先电商和黄淮学院“国家级众创空间”及当地“芝麻网”、“e族防水网”等28家中小企业入驻营业。
可以说,三年来,上河城致力于文化休闲与商务服务功能的整合,用“文化+”、“互联网+”两只手,把传统项目在新平台上进行转型升级,在一定区域内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今年正月十五,上午8点到10点,上河城进来了7万人;一整天,上河城进来了13万人。
三年来,有100多批外地参观团来观摩。
这就证明上河城这个项目有其存在的价值,这种人气是最大的资源。
景观或建筑只是表现形式,核心竞争力还是文化。
上河城的“根”在平舆地域特色文化,上河城的“兴”还在平舆地域特色文化。
上河城抓住太任教子文化,后人或游人蜂拥而来的主要理由正是因为可以从中看到古代的影子。
刘白汀说:“太任教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养成教育,否则不可能培养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周文王。对于上河城来说,仍应紧紧抓住太任教子文化,你对太任教子文化这一板块能做多大,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商业价值。反过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有成本的,没有财气的支撑,也不可能有传统文化的人气。”
徐文化对此十分赞同:“我们正在谋划开发‘拜太任生贵子’,通过简单复杂化、复杂程序化、程序民俗化,实现人气、商气、财气的共赢。”
徐文化说:“下一步,上河城阔步于本土优秀文化、生态环境与高成长服务业的融合。”
方向:后工业化时期发展支撑点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互联网时代,能产生和工业化提供的服务完全不一样的服务,这是颠覆性比较强的、更大的市场。
对于正由工业化时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平舆县甚至我市来说,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的低成本支撑。对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容量越来越小的平舆县来说,现代服务业又可以为城市现代化拓展多元化就业空间,为精准扶贫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为可持续发展创造绿色增长方式。
记者在采访时欣喜地看到,上河城的“互联网+”多向发展、滚雪球般壮大。
“互联网+农业”——以致力打造河南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为目标,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重点扶持“来村网”、“我爱平舆芝麻网”、“云书网”、“平舆双凤惠生活”、“平舆华联e到家”等电商企业拓展业务。自电商运营中心成立以来,已在全县乡村建成运营电商网点596家,累计投资2.2亿元,有力推动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和发展。“我爱平舆芝麻网”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将平舆县每年种植的30多万亩、总产量达3000万公斤的优质白芝麻及其系列产品推介到全国和国际市场。
“互联网+商圈”——发挥上河城特色商务街区的优势,打造“互联网+商圈”的体验式电子商务综合园区,成立了平舆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中心建筑面积达
“互联网+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平舆县与黄淮学院合作创办了“六创天地”创客空间,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实习实训等方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努力打造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集创新、创意、创想、创举、创造、创业于一体的一流服务平台。注重电商人才培育,强化示范带动,拓宽培训渠道,整合优质资源,电商运营中心先后培训电商从业人员1500余人。平舆县总工会创造性地探索县域“双创”新模式,在“六创天地”创客空间上又植入了“平舆县职工技术创新中心”和“平舆县职工技术发明达人工作室”,通过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的有机结合,为返乡创业者、企业职工和农村青年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郑泰森说,上河城是一个融合的业态,主体功能很明显、很清楚,并且叠加的功能越多这个项目越好,所以这一个好项目它能改变这个区域发展的格局,引领整个豫东南地区甚至包括周口等地区,强化平舆县这整个区域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平舆发展目标要做驻马店东部的副中心。
这个中心不是别人给戴帽的,也不是自封的,是要真正通过商务中心区和商业、旅游、文化核心吸引聚集人们前来,久而久之成为实际上的中心。
人气就是资源、就是无形资产。
上河城三年的实践证明,上河城为县域工业、高成长服务业提供高附加值功能服务;上河城是适合县域发展、百姓幸福指数快速提升的一种路径;上河城秉承“留住乡愁、见证成长”的文化开发理念,把县域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可以通过重点突破、多点出击引爆市场,持续带动就业、增加税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成为平舆后工业化时代发展的支撑点和支柱产业。
平舆县《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把上河城及其所在的商务中心区项目作为一个先导产业,将把公共资源朝上河城集聚、与上河城形成呼应,为上河城迅速做大做强创造条件,使之引导平舆经济上台阶、上档次、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平舆的后发优势。
市委、市政府对上河城的期望很高。
正如副市长李国胜所说:“上河城不仅仅是平舆的项目,而是驻马店的项目,凝聚着驻马店的智慧,定位要大气,要搞成区域化、全国性、国际化的,像深圳的方特,创造典范,便于推广复制。”
李国胜鼓励上河城要在致力于现代服务业功能构建上、在致力于宜业、宜商、宜闲生态环境功能构建上、在突出现代服务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大胆实践、做出示范。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殷切希望上河城项目成为平舆县商务中心区“两个服务(服务企业商务活动、服务大众生活消费)、一个宣传(宣传平舆特色文化和优势资源的窗口)”的平台。
“未来三年内,通过二期、三期的建设,上河城将建成一个完整的水系,以沟通连接上河城内水幕嘉年华、十里清河水上文化长廊、企业总部基地、电商运营中心等‘两园、两区、两街’,从而致力于打造一座融合南北文化特色,秉承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融商业、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中原明珠。”徐文化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