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粮增效 产业增收 改革创新 加快发展
上蔡县土地流转成为助农增收加速器
本报讯 (记者 陈 司 通讯员 孙小辉)现在正值春耕季节,在上蔡县文楼村河南宏茂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里,村民翟乐意正在劳作,看到笔者走过来,他停下手中的活儿,笑着对笔者说:“以前辛苦一年,每亩地收入不过2000元,扣除种子、农药、化肥等成本,收入很少。现在一天工作8小时,拿‘绩效工资’,日子越过越舒心。”
近年来,上蔡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切实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走出了一条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新路子,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了“上班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
上蔡县按照“稳粮增效、产业增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要求,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主要工作抓手,集中完善县、乡、村土地流转三级服务体系,稳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从2012年不足300家发展到如今的5478家,其中专业大户1423家、家庭农场140家、农民合作社383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家、联合社5个、联合体5个,带动土地流转面积50.6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0.5%。该县通过土地流转,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同时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成为助农增收的加速器。
翟乐意还告诉笔者,原先他一直在外地打工,去年他将自家的几亩地都租给河南宏茂农业科技生态示范园,每年每亩地收取900斤小麦市场价的租金,自己也被返聘到公司打工,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每天上、下班,成为名副其实的“上班族”。租金按年领,工资当月结算,翟乐意心情非常高兴。
和翟乐意同村的村民周大焕,儿女都外出打工。去年,她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河南宏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己也被返聘到公司打工,和翟乐意一样成为“上班族”。
据河南宏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静波介绍,生态示范园现有面积2800亩,划分为有机鲜果采摘、花卉苗木、藕鱼立体种养、蓝莓标准化种植等9大功能区。集科技示范、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常年聘用当地的固定工人50多人,每月工资1000多元。在生产高峰期,每天的用工量多达上百人,每年要给当地农民发放的务工费就有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