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经营 抱团发展
“粮食银行”助力我市粮食宏观调控
本报讯 (通讯员 彭 辉)近日,我市“粮食银行”工作座谈会在市粮食局召开。各县区“粮食银行”创办单位负责人、部分农民合作社代表等近20人参加了会议。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到会并发表讲话。
参会人员结合县情和自身实际,讨论交流了近年来“粮食银行”的发展历程。“粮食银行”是指农业企业在提供粮食仓储和收购等传统经营的基础上,依托企业信用,以农民存粮为载体,向农民提供延期点价收购、短期融资和存粮价格保险等一系列保值、增值服务的统称,是一种采取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可凭“存折”随时提取、购粮、折现的新型粮食经营业态。据统计,全市有3家“粮食银行”已正式成立,6家“粮食银行”经过前期积极筹备,基本具备开业条件,将在近期挂牌运营。同时,与会人员也反映了“粮食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仓储能力不足、土地指标无法解决等问题,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我市的“粮食银行”拓宽了农民售粮渠道,创新了粮食宏观调控手段,拓展了服务功能。近年来,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粮食银行”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会议对“粮食银行”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大对“粮食银行”的支持。通过创设良好环境、优化政策帮扶,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风险防范。二是推进“粮食银行”稳步发展。鼓励引导粮食银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与金融机构紧密对接,搞活自身经营。三是加强对“粮食银行”的指导。科学指导其建立风险防控机制,使我市“粮食银行”在探索中完善、在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