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流传久远。泌阳县盘古山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华盘古文化的发祥地。泌阳至今保存有大量的盘古文化实物,保留有一套完整的有关盘古文化的神话传说和域名体系,每年都举行影响广泛的盘古庙会。泌阳县也因此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
泌阳县地处伏牛山与桐柏山交会处,南阳盆地东缘。境内泌阳河向西南入白河注汉水,属长江水系,临县的桐柏山又是淮河的发源地。因此,泌阳县处于两山相交会、两水相分流的独特地域。盘古山位于泌阳县城南15公里处的盘古乡盘古村,人口5000多人,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泌阳盘古神话群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产生和传承。泌阳盘古神话群涵盖的主要是创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及惩恶扬善、恩泽子孙的神话。主要传说包括世界毁灭、混沌世界、盘古始初、开天辟地、滚磨成亲、繁衍人类、体化万物等。反映了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也反映了先民的思维发展和原始宇宙观,有图腾信仰的基础,并在民俗活动中扎根,每年的盘古庙会达30万人,有明显的本土特征。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和这里的山川地理、气候气象、村落建筑相对应,有实物佐证,有名胜相伴,有风俗相传,富有鲜明浓郁的地方特色,且流传覆盖面大,传承人较多,形成了泌阳盘古神话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古典文献中有关盘古的记载,最早见于《六韬·大明》,三国时吴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所载:“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另外,南朝学者任肪的《述异记》等文献均有记载。泌阳盘古山区一带,盘古神话的流传极为广泛,而且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多变,系统完整,遗迹颇多,是中国盘古神话流传的典型地区。据专家考证,泌阳盘古山一带应是中原盘古神话的发祥地。泌阳盘古神话群,千百年来演绎传承至今,有其深厚的民众与社会根基,蕴含着中原汉族先民对自然界的原始探索与想象,带有先民对“宇宙起源,人类起源”学说的认识。对其深入研究,就是要从中传承盘古开天辟地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寻根拜祖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因此,泌阳盘古神话群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2007年2月,盘古神话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信卿、张正被命名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中央财政下拨35万元专项保护经费,有力推动了泌阳盘古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姚 晶 辑自市政协文史委《天中记忆·文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