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 朝 代廷伟 摄影报道
接受语言训练。
老师教学生阅读课文。
生活数学。
耐心细致地辅导。
特殊教育,一片易被忽略的园地。但是,在我市社会各界及特殊教育工作者无私爱心的浇灌下,市特殊教育学校像绽放的鲜花,散发出芬芳的气息,呈现出勃勃生机。
今年新学期开学以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全体师生搬进更漂亮、设施更齐全的新“家”。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位于市交通路西段,占地15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有18个教学班,可容纳252名残疾儿童。
近年来,市特殊教育学校坚持“开启天籁之音、融入主流社会”的办学宗旨,秉承“诚勇志坚、残而有为”的校训,遵循“文明守纪、团结自强”的校风,恪守“敬业爱生、求实创新”的教风,不断加强教育管理和教育创新,形成了“巧抓语言训练、精抓职业技能、狠抓基础知识、重抓行为纠正”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市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培养的学生多次在书法、绘画和舞蹈大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大奖。语言训练班开设10年来,有80多名聋哑儿童能与正常人进行语言交流,使他们回归到主流社会。参加厨艺、美容美发、按摩等职业培训班的学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98%的毕业生依靠在校所学的专业技能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这是一群不幸的孩子,因为他们生来就有身体上的缺陷。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有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支持,才有了我市的特殊教育事业,才有了孩子们今天康复训练的条件和快乐成长的环境。” 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翠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