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方杰 李得放
汝南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护士、共产党员李妍妍,参加工作七年来,她情系病人,爱丈夫、爱家庭、爱军营、爱事业,勇挑家中千斤担,全身心支持丈夫安心服役,以实际行动唱响了新时期军嫂的时代赞歌。
“军嫂就是一名不穿军装的兵”
2008年,刚走出校门的李妍妍对美好爱情充满了向往,漂亮的长相和优越的条件,一时间提婚者不断。朋友介绍的有地方公务员,有大学生,也有大款,她却丝毫没有动心。
2011年,一丝红线将她和身在军营的盛晨光连在了一起,二人喜结连理。蜜月没有度完,部队一个紧急通知将盛晨光召到了抗洪抢险的前线,临走的那天,盛晨光看着新婚的妻子和贫寒的家庭,难舍难分,哽咽着说了一句话:“妍妍,今后要让你吃苦了。”盛晨光走后,婚后两地分居的生活,孩子出生后的艰辛,使她真正懂得了“牺牲”的含意,也使她更加热爱丈夫的绿色事业。
今年5月,一向健壮的公公突然晕倒在地,住进了驻马店一家医院后转入北京301医院,经过检查患有肝肿瘤急需做切除手术,一向好强的李妍妍偷偷抹了把眼泪,并没有把老人的真实病情告诉正在野外驻训的丈夫,为让丈夫不因家庭分心,她一人挑起了照料公婆的重任。医药费用昂贵,自己家庭经济又拮据,她只得找亲戚朋友借,东拼西凑,凑了12万元。公公做完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公公在家修养,李妍妍就在附近村庄租了一间房子,专门让公公住在那里,她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先在医院请医生开好药方,配好盐水,然后拿回去亲自为公公输液治疗,每天忙前忙后,瘦了10多斤。丈夫从部队赶回来看望她时,她却不停地安慰丈夫:“我多干点家里的,你就能多做些部队的,军嫂就是一名不穿军装的兵。”
“家事儿再大也是小事儿,部队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
在生活中,个人家庭利益发生矛盾时,李妍妍总是舍“小家”,顾“大家”,把丈夫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丈夫刚调整到部队卫生队时,李妍妍就借来许多专业书籍寄给他,为他购置了移动硬盘,鼓励他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令人欣慰的是,盛晨光的业务技能既精又熟练,年年受到上级表彰和奖励。
2014年3月,快要分娩的李妍妍既要上班又要忙做家务,人累得筋疲力尽。婆婆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趁她不注意的时候给儿子打电话,想让儿子回来。当时,部队正值在外驻训,她就劝婆婆:“家事儿再大也是小事儿,部队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儿,咱不能因自家这点小事儿影响了小盛的工作啊。”
直到丈夫从部队赶回来时,孩子已经来到了人间。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孩子出生第三天,她又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怀抱着哭闹不止的婴儿强忍泪水把丈夫劝回了部队。如今,部队医务工作十分忙碌,常常加班至深夜,丈夫一年难得探家一次。
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为的是让远方丈夫安心工作。和同龄人一样,李妍妍也想有在花前月下的浪漫牵手和疲惫不堪时可以依偎的肩膀,但大多时候那只是一种幸福的奢望,她把这种奢望深深地埋在心底。
李妍妍仍在工作岗位上忙碌,一边工作一边操持家务,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李妍妍每次上班或下地干活回来,做饭尽量不让婆婆动手,由于公公、婆婆有胃病,她就隔三岔五给老人调剂一下口味,经常给老人买一些爱吃的。公公手术后不能走动,她就买来收音机放到公公的床前让他听戏、听新闻。李妍妍是平舆县高杨店镇,家里有近10亩责任田乡亲们担心她种不好,丈夫也犯过愁,她却说俺不缺胳膊少腿,要靠自己的双手把家里生活改善好,作为一名现役军人妻子的李妍妍,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脚下的路还很远,在她看来,作为新时代的军嫂,不仅要理解和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事业,自己也应当不断追求进步,使军嫂这个名字更加熠熠生辉。
几年来,多次被医院评为“护士之星”、先进工作者,今年“八一”建军节,李妍妍被驻马店市军分区、驻马店市委统战部、驻马店市双拥办评为“最美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