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8月2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治林 寒门学子的宏图远志

发布时间:2015-08-25 08:35:53  

记者  张 朝

3年高中,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学习,终于圆了自己的北京大学梦。许多老师和同学说,他是一位天才,而他的父母清楚地知道,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辛勤的学习,离不开勤奋探索和思考。他就是我市今年的高考理科状元、驻马店高中毕业生17岁的吴治林,他今年的高考分数为683分。

近日,记者和驻马店高中的老师一起走进吴治林家。这是一处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建的老房子,和周围的高楼大厦相比显得很不协调。家里很简朴,一条旧沙发,一张餐桌,几把凳子,四壁白墙,唯一的装饰品是客厅墙上挂着的一张彩色肖像照片,那是吴治林10岁时拍的。屋里有3个书柜,两张书桌,摆满了书籍。室内干净整洁利落,物件摆放有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清贫而又清雅、透着文化气息的家庭。

吴治林的父母说,孩子的自学能力很强,从上小学开始就没有让家长过多操心,全靠他自觉学习。高中阶段,吴治林感觉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满足不了他的学习要求,他开始购买山东、上海、江苏等地的教材,悉心学习,总结各地的长处,学为己用。因为学习方法得当,功课完成得快,就有了充足的业余时间,他就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尤其喜爱读中华古典书籍,如《论语》《老子》、《孟子》、《国富论》等,家里有一本《中国革命史》,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牢记其中的章节。吴治林也使用网络,父母说吴治林上网是为了丰富知识面,查找与课本学习相关的资料,以及网购书籍。在一些售书网站,吴治林因为经常买书而成为高级会员。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他购买的大多是二手书,还经常到街道上的旧书摊里淘书。

班主任高莉说,吴治林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学生,一些奇思妙想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阅读,而且是积极向上、有深刻哲理的书籍。高考结束,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放松,而是每天定时间阅读,近期他在读康德的书和李商隐的诗集。高考成绩下来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生人员踏进家门,请他加盟。在此之前,他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招生面试,取得满分。思前想后,他还是想圆了北大梦,因此当多所名牌大学向他抛来橄榄枝时,他毅然决然地认定了北京大学。近日,吴治林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是他中意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吴治林的父亲吴方大学毕业,他的母亲李中民高中毕业,然而她爱钻研爱学习,在吴治林5岁时,她自学考取了大专学历,继而参加成人高招,考取了大学本科学历,随后她又参加统招考取了河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主攻烟草品质改良与遗传专业,201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她本打算继续深造,考博士,借此也可以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但是,此时吴治林要升入高中,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她放弃了,做了一位全职的“研究生保姆”。全家的开支全靠吴方的工资收入。

吴治林在驻马店高中学习期间,离家远,李中民就每天骑自行车为孩子送饭,不管风吹雨打、寒风大雪,她都坚持着,每天往返两趟大约有40公里路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佳肴,大多是稀饭、馍、炒菜。她说,给孩子送饭,还有一个目的,孩子大了,有思想了,心中难免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她就趁孩子吃饭的时间,和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思想,为孩子打开心灵之窗,让孩子安心学习、快乐生活。

吴家家庭和睦,都爱读书学习,也有争论,为了一个学术问题,或者是学习方面的、思想方面的,各抒己见,有时争得脸红。吴治林打趣地说:“父母是传统派,我是激进派,两派或者三个人常常争论,但是很受益,很有意义,俺家是一个文化家庭。”

吴治林的班主任高莉说,吴治林品学兼优,智商高,情商也很高,他懂礼貌注重礼节,喜欢向老师请教,常常把老师问得很紧张。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全校年级第一名,还在全省6市、8市联考中夺得第一名,是全校同学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她特意把吴治林安排坐在教室中间,让同学们都能注意到他听课和学习的模样。她模仿了一下吴治林上课时听讲的情景,右手托着腮帮,左手搭在右胳膊上,听得会心了,会淡淡地微笑;疑惑时,轻轻地摇摇头。看到老师惟肖惟妙地模仿自己的样子,吴治林脸上又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吴治林还经常和班里的同学谈心,畅谈学习心得,带动了一批好学生。在班级形成一种风气:不比家庭背景,只比学习成绩,比快乐、比自信。高莉说,吴治林学习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他的试卷上就能看出来,答题规范,卷面整洁,字体工整,一笔一划都很清晰,逻辑性强,尤其是语文考试中的作文答卷,文笔很好,没有错别字,没有涂抹刮擦痕迹,令人赏心悦目。

吴治林在驻马店高中就读的是宏志班,他牢记班志“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他说,进入大学是为了增长知识,学成后是为了报效国家和民族。他曾读了许多有关科学家的书籍,从小就爱捣鼓瓶瓶罐罐,还喜欢航天、航海科技,画了许多军舰、飞机的图画。他在和父亲的交谈中得知,国外的化学生物科技很发达,创造了许多有利于人类进步的发明,他就暗暗下定决心,将来要从事化学生物科研工作,让癌症像普通病症一样可以治愈。他说,考上北京大学是人生理想的美好起步,他将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