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6月3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把姨母赡养到百岁

发布时间:2015-06-30 08:31:43  

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历经30年漫长岁月,他把姨母当亲娘,不离不弃,照顾有加。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他却默默无言地把姨娘奉养成十里八村少有的百岁老人。他身材瘦小、相貌无奇,却用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传承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他就是正阳县汝南埠镇陈门村村民赵天海。

今年50岁的赵天海家里兄弟两个。自从他记事起,大姨陈朱氏已是孤身一人。大姨在38岁那年丈夫因病去世,唯一的孩子也因病夭折,孤苦无依,生活艰辛。赵天海从13岁起,就常随父母去油坊店乡的陈冲村帮大姨干农活。

赵天海初中毕业后,选择了在家种地,替父母分担一些农活,也成为父母和大姨干农活的好帮手。陈朱氏渐渐上了年纪,一个小脚女人,干农活更是力不从心了,只要大姨一有活,他总是随叫随到。1985年,70岁的陈朱氏已年迈体弱,身边需要有人照顾。20岁的赵天海在和父母商定后,就搬到陈冲村大姨家照顾起老人。

20来岁的小伙儿,如此有爱心和孝心,实在难得!不久,赵天海无怨照顾孤寡老人的事迹被当地村民广为传扬。他的担当和善良打动了油坊店乡贺寨村一个叫贺银凤的姑娘。姑娘主动找上门,他们很快结为夫妻,共同照顾老人。

陈朱氏先后患上了肺气肿和冠心病,身体渐不如从前,赵天海为老人四处求医看病。后来他报考了信阳卫校中西医学并取得了毕业证,不仅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大姨看病,还为乡邻看病,成为一名乡村医生。陈朱氏腿脚渐不灵便后,赵天海就不再行医,专心在家照顾老人。

1997年,赵天海向亲邻筹借4000多元,又借了砖场的砖瓦,为大姨盖起了3间砖瓦房,圆了陈朱氏多年的新房梦。当时看到赵天海负债为陈朱氏盖新房,村里有人劝他:“你大姨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大病小病不断,给她盖这么好的房子干啥,能有住的不就行了。”赵天海却说:“要盖就盖好一点,我姨能住几天是几天。”也就是在这一年,82岁的陈朱氏乳糜尿病发,老人因病走不动路、吃不下饭。赵天海不顾盖房欠债,又东拼西凑花费5000多元为老人看病治疗。

2013年春,陈朱氏在门前的小菜地拔草时手被扎破,流血不止,后因感染疼痛难忍。赵天海便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花费10000多元买来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为老人配制了口服药,一个月后,老人的伤口愈合。

就在去年,秋季阴雨连绵,别人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收花生时,陈朱氏的冠心病复发了,赵天海只得放下秋收,天天背着大姨去乡卫生院输液。陈朱氏身材高大,而赵天海身材瘦小,再加上自己已年近50岁,来回背着大姨非常吃力。  他的情况被一家企业老板知道后,送给他一辆电动三轮车。从此,赵天海便骑着电动三轮车送老人去看病。

20143月以来,陈朱氏因股骨骨折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赵天海不顾脏臭,每天给老人清理大小便,清洗身体,换上干净衣服,让老人身体保持干爽,防止生褥疮。他每天做好鸡蛋羹、面条等合口的饭菜,一勺一勺地喂老人吃,从来没有怨言。他还时常给老人量血压、听心脏,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致老人年近百岁还神清目明。赵天海常说:“大姨一辈子很苦,婆家、娘家都没亲人,我不照顾好她,良心上说不过去。”

201539,为了给陈朱氏庆贺百岁生日,赵天海一家人还请来了亲邻、朋友,打算给老人办个百岁生日宴。赵天海的小儿子赵俊强还出资请来了戏班,要热热闹闹给老姨奶庆祝一下,好让老人开开心。村干部和乡镇干部也闻讯赶来看望老人,并号召全乡群众向赵天海学习,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