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栗 伟
清脆的鸟鸣唤醒了夏日的清晨,朝晖已经照亮了天庭。满目郁郁葱葱,呼唤着我早早起身,走出培训楼去沐浴这难得的清新空气。
这里是河南省纪检监察宣教基地,地处新郑市龙湖镇的龙湖头首。虽然置身在建的地铁旁边,却碧绿成荫,宛如世外桃源。
出门向右走去,绿树夹荫,晨风微拂,精神为之爽朗。向左的小路,通向一个小小植物园。各色的树挂着字牌,让我认识了许多平常叫不出名字的树,腊梅、女贞、紫荆、火棘等。树林的深处有一亭阁,名曰龙泊苑,不远处有一块巨石,上书:冯玉祥将军问政处。两边的两棵核桃树粗大苍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看来这个地方还是有着历史的。
顺着往下的一条石阶小径就到了湖边。湖面东西方向五十多米宽,南北却很长。水面间或簇拥着一些水草,很多的鱼儿在其间嬉戏,泛起一波一波的漪涟,给静谧的湖池增添些许生机。
湖池向北弯去,增添了辽阔的视觉。漫步岸边的小路,欣赏着水中的鱼嬉,倾听着树丛里鸟的欢唱,沐浴在满是绿荫的“氧吧”里,一派自由自在、心旷神怡的感觉。
拾阶而上,但见一个亭阁婷婷而立。亭子三面环水、金顶黄柱,四角飞檐、轻盈欲仙。迎面横匾书有三个大字“清风亭”,上联“一湖碧水如镜鉴”,下联“两袖清风是节操”。寥寥几字,透射出庭院主人的思想。凭栏亭前,环视湖景,碧水绿树相互辉映,呈现祥和安逸的景象。
曲曲弯弯的湖岔,折折回回的石径,轻柔舞动的垂柳,苍劲横逸的刺槐,演绎着峰回路转、景不胜收的情调。湖面漂浮着一簇一簇碧绿的荷叶,叶芽伸出水面,或大或小圆圆的叶子开始伸展着各自的风姿。欢娱的鱼儿在荷叶下面来来回回的游弋,时不时地碰触致使荷叶轻摆,荷叶上面间或留有的几颗水珠,也因此滑落水中,保持着叶面的洁净,如此的调皮、纯净、自然、悠哉的景致。当然,其间也有大鱼跃出水面,呼唤主人,展示这龙湖蕴涵的能量不容小觑。
甬道尽头挺立一亭阁,横匾“朗月亭”,两联分书“清风几许万户通”、“朗月一轮九州明”,昭示着庭院主人对游人的寄语和对社稷的祈盼。
向南拐入一条绿树夹荫的车道,繁花簇拥,沁人心脾。核桃、碧桃、石榴、龙柏、桂花、雪松等,散发出阵阵清香。一路走来,宛如人间仙境。再往前,两边各有一块训练场地,原来这里有人把守。对啊,这么好的地方当然是要有人来维护的。宣教基地自创建以来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如果没人保护,放任自流,就会有人去偷摘这里的花朵和果实,盗取这里的财物和设备,糟蹋这里的住所和环境……结果显而易见美景难留。
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老师讲授了系统的纪检监察工作知识,传授了许多开展监督执纪问责的技能,全面深化了我们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提高了我们反腐倡廉工作的本领,颇有指点迷津、顿开茅塞的收获。
纪检监察工作的全部要义不仅要“打虎拍蝇”,更要时时提醒我们的同志遵规守纪,时时匡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时时挽救我们的失足同胞避免落水。
美丽的清风苑,院子不大,却因环湖曲曲弯弯的小径,使游人的路径变得漫长许多,也因此生出几多的趣味。然而,这种怡然自得享受的旁边,却有一些人身在院中与此无缘,与自由美丽一墙两隔。清风亭的对联教育警醒着这里的每位游人,只有遵纪守法,才能自由地享受这里的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