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回到3个月前。
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保安,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在他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宝贵生命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英雄之歌。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中央驻豫主要新闻媒体和《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等省主要新闻媒体,在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卫明的带队下,赶赴深圳,再次追忆英雄的光辉、倾听英雄的赞歌……
时光倒回 重拾英雄的耀眼光辉
英雄的事迹再次被人们提起,泪水再次纷飞。
李到信,男,生于
回忆起3个月前李到信救火的场景,深圳市阳基物业服务中心主任石曹涛仍心有余悸,“那天起火时深圳正刮着6级风,起火的A座大楼正好对着风口,如果不及时控制火情,后果不堪设想。而当时李到信并不当班,听到‘失火啦’的喊叫声后,正在休息的他拿着灭火器、掂起消防斧等救火工具就冲上去了。”
同楼层的D户业主由远志向记者讲述了李到信救火的场景:“
由先生说,当他安顿好女儿,拉起门前的消防栓准备救火时,他看到李到信和10楼一个叫韩汉斌的业主一起拉起A户门前的消防栓冲进了火海。
就在李到信、韩汉斌打开房门进屋救火的一瞬间,一阵浓烟伴随火焰冲进楼道,由先生就听见楼道内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整个楼道墙体上的瓷砖在高温下迅速炸裂,B户的房门也随之关上,紧接着从房内就传来一阵惨叫声……
由先生说,当消防官兵把李到信救出平放在草坪上时,李到信已经被严重烧伤,整个上半身的皮肤脱落在手臂的位置。
受伤的李到信被紧急送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诊断为二度烧伤,烧伤面积达50%,呼吸道重度烧伤。医生对他先后四次实施烧伤植皮修复手术,李到信病情曾稍有好转。然而,终因伤情严重,病情恶化,
记者在阳基新天地家园A座15楼楼层过道里看到,失火的B户室内一片狼藉,地上、墙上到处是燃烧过的痕迹。斑驳的墙面,似乎曾掉落英雄的眼泪,沉闷的空气里,似乎还留有英雄的一声叹息……
万人余悲 追忆英雄的“平凡之路”
一腔热血,挥洒好汉铁肩道义;含泪离别,留给世人无限牵挂。
李到信走了,带着工作上的尽心尽责、生活中的阳光向上、灵魂里的美好高贵、思想上的高度追求,就这样匆匆离开了。来不及赡养已经白发苍苍的爹娘,来不及陪伴风华正茂的妻子,更来不及亲吻膝下可爱的孩子……亲人呜咽的泪水流不尽绵绵思念,好友低沉的话语道不尽离愁别绪。这世上最残忍的事情,不是生离,而是死别。
“听说到信去世的消息后,俺侄儿张家诚哭了一天。因为俺侄儿在4岁时不小心掉进水里,是到信发现后把他救上来的。俺侄儿现在都13岁了。”在李到信座谈会上,邻居张全福非常惋惜地说。
“毛毛(李到信的小名)从小就懂事、孝顺。”李到信的父亲李九周说,“10多岁时,到信就会做饭了,有时还到地里帮我干活。到信在山西打工的时候,听说奶奶有病住院后,就从山西直接去医院,在奶奶床前照顾五天五夜。可是现在,到信咋就说走就走了呢……”再次念及英雄,李到信的父亲李九周泣不成声。
“我们结婚10年了,从没有红过脸。”妻子于克敏抱着刚一岁零两个月的二儿子,陷入极度悲伤。
“我到部队的第二年和李到信成为战友。他性格内向,给人的感觉很阳光很朴实,能吃苦,是一名很优秀的军人。”战友常军彦对李到信的赞美溢于言表。
“李到信的英勇义举绝不是偶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在于他始终把一种担当与责任的信念刻在心间,危难来临时,他会第一时间作出选择,每个人的坚守共同构建精神文明高地,每个人的担当共同推进社会前行,他的事迹深深感动深圳河南两地。”在西平县举办的“向英雄李到信学习万人签名”活动上,杨庄高中高二(27)班学生于江杰的演讲赢得了全场人的热烈掌声。
“我刚认识李到信,就发现他很爱帮助人。去年国庆节那天,我刚搬家到小区,他主动帮我一趟又一趟往楼上拎东西。闲聊才知道,我们同龄,都当过兵,他的小儿子和我女儿几乎一样大,平时我抱着女儿在小区玩,他老远看见就跟我们打招呼,喜欢逗我女儿笑。那天救火时,我们俩就相距几米,但现在,却离得远了。知道他‘走’的那天下午,我特别悲伤,晚上告诉妻子和母亲后,她俩都哭了。”15楼的尤远志和妻子忆起李到信时,泪水再次落下。
网友“秋实HY学习”发表微博:英雄,走好!英雄的付出会被历史铭记!英雄的行为会被千千万万的人敬佩,记住他——李到信,一个英雄的名字。
记者了解到,李到信的微信头像是自己当年参军入伍时的照片,签名写着“英雄多情、美人多娇”。他的妻子于克敏回忆,两人相识10年,却一直聚少离多。记得丈夫刚来深圳打工时,自己送了幅十字绣给他,上面绣着“一生一世爱你”,至今仍挂在老家的卧室里。
于克敏说:“如果重新来过,我想对他说,我们再也不分开,无论去哪里打工,我都要带着孩子跟着你。我们一家人,再苦再难也不分开。”
李到信的父亲、奶奶、妻子以及两个儿子都远在河南农村,他在深圳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有2500多元都寄回给了家里。离世前,李到信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是,照顾好孩子和老人。
爱心传递 让英雄的美德发扬传承
李到信是一名退伍军人,生前还多次义务献血。李到信是家里的独生子,有一位十分疼爱他的80多岁的老奶奶,同时还有两个儿子,一个不满9岁,另一个1岁多。李到信的父母年近六旬,都体弱多病,一家的老小需要李到信来膽养和抚养。李到信的离去,不但给这个原本温暖的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更会使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
中原大联盟得知李到信的事迹后,于
闫广伟说,得知李到信的事迹后,他感到非常悲痛,便萌生了募集捐款的想法,也立即开始了行动。“英雄已流血,我们能做的是让英雄家属少流泪,让优秀的河南人在天之灵得以安慰,我们的爱心还不足以表达对逝者的敬仰之情,但是我们中原大联盟显示的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足以让深圳的河南人感到自豪,只想大喊一声,我骄傲,因为我是河南人,更是中国人!”闫广伟的话语里,感动夹杂着激动。
中原大联盟的爱心人士表示,以后李到信孩子念书的费用,他们会一起承担。
李到信牺牲后,深圳市原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市政协常委李听,河南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深圳河南商会带来了161654元捐款。一位中学生找到李到信的父亲,捐款100元,说:“我的爸妈是在深圳打工的,到信叔叔的壮举,给打工人争了光。”
在深圳,市民们为李到信的离去伤心流泪。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其颁发15万元奖金和表彰证书;深圳市龙岗区追授其为第四届“感动龙岗人物”。
“目前,李到信93万元的工伤保险已经有80万元赔付到位,剩下的今年底前也能付清。”同是来自驻马店现在深圳工作、为李到信的家庭进行义务法律援助的邵卫国律师说。他被老乡见义勇为的壮举所触动,并第一时间联系到中原大联盟等相关部门,帮助李到信家人处理善后工作。
一曲悲歌,万人悲泣。可是,任人间的呼唤再怎么深情,李到信也不会回来了。身为一名退伍军人,骨子里早刻下铁骨铮铮的军人本色,他勇敢、坚强、助人、仗义的美好品质从不曾离开过;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平凡的梦想里却满是可歌可泣的不平凡。他的精神穿行在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火海救人,英雄留名,或许并不是偶然,而只是他美好品质的其中一种表现和做人的本色。正如他曾在病床上所说的:“以后碰到类似情况,还是会选择救人……”
就像那首歌唱的:“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从来没得到答案。我不过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
英雄走了,英雄的事迹还在流传,英雄的精神还在燃烧。时间无言,如此这般。明天已在眼前,风吹过的,路依然远,你的故事讲到了哪…… (央广网河南分网 汪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