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保尽保 阳光分配
确山县7000余户困难群众圆了住房梦
本报讯 (记者 张新义 通讯员 段阳东 张 蓓)“今儿心里特别高兴,感谢政府让我们低收入家庭住上梦寐以求的新房。”拿到住房钥匙的确山县盘龙街道办事处困难户王柱激动地说。近日,在确山县朗陵中区及金山西区保障房抽号分配仪式上,新建成的1000余套保障性住房,分给了县城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及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自2008年以来,确山县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7796套,建筑面积
着力构建土地供应,质量监管机制。确山县根据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实行建设用地储备制度,积极落实年度土地供应,明确要求保障性住房用地不低于房地产用地指标的18%,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足额供应。在用地选址上,规定保障性住房用地不能选在偏远地段,避免出现“弃租”现象。同时,一是运用审计成果,改变招投标办法,科学设置拦标价位,让施工企业有一定的合理利润,从源头治理施工企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因陋就简行为;二是率先在建设工地设立工程指挥部,督促中标企业配齐配强工程技术人员,完善工程质量监管等相关制度,监督施工企业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三是率先建立管验分离制度,分阶段组织县财政、发改、住建部门进行验收,让保障性住房申请户代表参与监管,施工现场实行24小时监管,做到工程每进一种原料必验、每推进一个阶段必验,形成从建筑材料供应到工程施工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的机制,切实堵塞漏洞,保证了工程质量;四是对门窗、电料等易于以次充好的产品实行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及监理单位联合考察,公开招标,专品专用。
着力构建设计品位,严格准入机制。一是小区设计引入新理念。过去均为
着力打造阳光分配,资金回笼机制。分配入住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困难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该县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程序,对保障房申请户进行入户调查,在充分了解其收入及住房状况的基础上,确定保障对象。分配环节由县监察局派专人现场全程监督抽号分配,县政府办、财政、发改、民政、国土等部门和盘龙镇政府及下属7个居委会同时参与,并对抽得的房号进行现场登记,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或投诉事件,受到群众好评。同时,实施资金节减回笼机制,一是分配时租售并举,鼓励承购,最大限度回笼资金,仅2014年保障房出售累计回笼资金达4152.87万元;二是在附属工程建设上推行“三能三不”,尽量节省资金,即能建车棚的不建储藏室,能建物业用房的不建物业楼,小区空地能绿化的不硬化,仅2014年一年就节约项目资金1200万元;三是尽力缩减申请住房户轮候期限,建成就分,把闲置率降至为零,切实减少了住房补贴金的发放支出,一直使该县在保障房建设资金保障方面不断档,受到其他县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