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 丽
窗外,日薄西山。舂米的他快回家了。每至炊烟袅袅,门外墙角寂寥的紫茉莉便全开了。她听见次第花开的声音,然后听见他熟悉的脚步声。
粥饭已具,她仔细地盛在碗里,放在托盘之上,轻移莲步,走到他跟前,把托盘恭敬地端举到眉处。那一刻,月满风清。
这便是我念想中的“举案齐眉”吧!那颔首低眉的名叫孟光的女子,竟是如此盈盈可人。
历史上,并没有太多关于孟光的记载,或已散佚。《后汉书》里说,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这举案齐眉的谦贤女子,竟似有壮士之风。
孟氏确非寻常。年过而立,仍待字阁中。孟氏不美,但并不愁嫁。只是媒人踏破门槛,孟女却无一中意。待父母相询,孟女才袒露心迹,她所心仪之人为梁鸿。当时,梁鸿因品之贤、实,在家乡颇有名气,中意于他的人家也不少。梁鸿不取“镜中妍”,而闻知有此女非他不嫁,想必为同声之人,便应然下了聘礼。
于是,家境富足的孟氏,凤冠霞帔,珠围翠绕,欣然嫁到梁家。然而梁鸿看了一眼她那一身的光鲜,就不肯多看一眼。一连七日,孟氏被冷落一旁。思量之后,孟氏慨然相询,有据有节。闻知梁鸿原是嫌厌自己那一身的娇贵,孟氏释然。其实,孟氏何尝不在观察夫君之志,那一身的珠光宝气,不过依着庸常,试探而已。她旋即束发、更衣,穿上出嫁前早已备好的粗布衣衫,取出织具,素手穿梭,当户而织。
由此,梁鸿方知孟氏果然为同声之人,甚觉欢喜。梁鸿为妻起名孟光,取字“德耀”。
知梁鸿者,莫如孟光。有妻孟光,梁鸿之幸。
孟光的内与外是截然不同的,外似粗糙,内却精致。
孟光唯德馨者而嫁。婚前即做好抛却繁华、隐居世外的准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梁鸿所求,亦孟光所慕。二人皆有山林之气。官爵、豪宅、貂裘……于他人,趋之若鹜;于梁、孟,挥之如浮云。他们的心早已出世。
婚后,虽同处一檐之下,孟光对梁鸿毫无狎昵之意。无论风云变幻,无论境穷几何,她始终对梁鸿庄而重之,敬而仰之,礼节不减一分。这般行为的本身,就是一种高贵,其支撑的情感已非清浅。
梁鸿虽为东汉贤士,却于当世之中,无功名,无富贵。甘为一介隐士,还一度因言获罪,被朝廷通缉。这没有声息的沉寂的日子,或隐居霸陵深山,或埋姓甘作奴仆,孟光一生跟随,不怨不悔。
孟光的“耀”,可释为玉般的耀,光泽蕴于内,朴实化于外,不刺眼,不割人。这是一种熨帖的感觉。这样性情的女子,朴实、内敛、谦和,不作雕饰,不慕浮华,如秋水般明澈温润;又似一卷书,需要打开细品,其中的兰心蕙质,非有心之人难以读到。
因为被皋伯通看到,“举案齐眉”的典故所以流传,梁鸿与孟光的名字烙在了史册上,奉为夫妻恩爱的典范。
或许他们不愿如此,宁可生命在尘埃中,无声地绽放,然后静寂地老去,那曾经的绚烂,只与时光同生同灭,就如那每天傍晚花开的紫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