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友在参加正阳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让正阳的明天更美好
本报讯 (记者 刘华山)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锋,副市长杜中强参加审议。
审议当中,代表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谈感受、说打算、提建议、话发展,会议气氛坦诚热烈。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凝神聚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大家对报告内容表示赞同和拥护。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余学友作了讲话。他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对政府工作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非常符合我市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收集、吸纳,更好促进市委、市政府的工作。
余学友说,正阳县的发展成效明显,应该肯定。正阳县领导班子调整一年多来,县委、县政府在稳定干部队伍、凝聚大家信心、 推动工作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每次去正阳都感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提升了,大家不甘落后、赶超发展,都有决心把正阳的事情办好;人心齐了,大家都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为了正阳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城乡面貌发生了变化,县城规划建设正在起步,产业集聚区建设也有了新项目、新进展,取得了新成效。现在的正阳县,可以说信心有了、人心齐了,发展的变化也初步显现了,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余学友说,正阳县的现状差距不小,应当正视。正阳县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多的县,也曾经是全省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先进县,这里的油料作物种植、生猪养殖规模也都是全省先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过程中,正阳县机遇抓得不够准、不够紧,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经济成长度不强。特别是围绕优势农产品资源,而引进培育的加工企业不多,还没有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强势。为此,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现状和差距,勇于改进自我、提升自我,努力实现正阳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余学友说,正阳县的发展潜力很大,应有信心。正阳县资源禀赋好、人均耕地多、农产品丰富、人民勤劳朴实。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找准路子、务实肯干,就一定会创造新成绩,走出新天地。当前,正阳县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适应新常态、谋求新作为,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首要是坚定信心。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正阳县加快发展的拖累点比较少,工业经济增长空间大,城镇化发展潜力大。气可鼓而不可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而不妄自菲薄,凝心聚力抓发展,心无旁骛搞建设,正阳的面貌一定会改变,正阳的明天一定更美好。关键是理清思路。面对大势,可顺不可逆;面对机遇,可用不可废。新常态下,我们必须理清经济发展的思路,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要求,进一步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商务中心区建设,选好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好科学发展的载体。核心是务实进取。经济社会发展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绝不是凭空说出来的。要立足于踏实肯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把科学发展的平台做实,把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做实,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做实。同时,还要把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做实,决不可空谈埋怨、坐失良机。重要是统筹协调。始终扭住经济发展不放松,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为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余学友说,正阳县的困难客观存在,应予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正阳建设发展,全市人民也对正阳充满期待。今后,市里将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给予正阳更多力所能及的扶持与帮助。希望正阳县委、县政府一定要科学谋划,充分抓住“十三五”的发展机遇、抓住经济新常态下的机遇,积极筛选整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力争进入全省重大项目笼子,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找准位置、加快发展,让正阳的明天更美好,让正阳人民更幸福。
余学友充满殷切嘱托的话语,让正阳县代表团深受鼓舞和振奋,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坚定信心、理清思路、务实进取、统筹协调,着力抢抓新机遇、创造新业绩,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努力建设更加富裕美好新正阳,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希望与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