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连山)
小麦条锈病是气传性病害,流行性和传染性极强,且对小麦造成的影响较重,一般流行年份小麦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在6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小麦条锈病菌源充足,南阳市、信阳市的12个县已零星见病,随着气温回升,预计我市零星发病数量将快速上升,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防控预案,强化督导检查,科学防控突发性、紧急性病害。要加强监测,严密监视条锈病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准确发布趋势预报和防治警报。要继续完善首发奖励制度,采取孢子捕捉和田间调查相结合、专业测报和群众自查相结合,提高条锈病测报的准确性。要严密封锁发病中心,并在流行初期建议县、乡迅速开展大面积防治。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治技术的宣传、培训,在防治过程中,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