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3月27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深化平安创建推进“双基”建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5-03-27 08:25:07  

平安春风惠万家

——我市深化平安创建推进“双基”建设工作纪实

记者 张清 邱学忠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平安驻马店”的总体要求,坚持狠抓“双基”建设不动摇,以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双创”活动为基础,以“三无”创建为抓手,明确创建标准,规范创建程序,强化创建措施,有效提升了基层平安创建水平,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创建达标率均在65%以上,力争2015年年底均达到85%

强化组织保障 认真部署推动

2013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了市综治办关于开展平安创建特别是基层“双创”活动的情况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要把平安创建活动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真正抓实抓牢、抓出成效,以基层平安促进大局平安,为驻马店富民强市、加快崛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市委书记余学友等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市、县、乡三级和综治委成员单位都成立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分别由市委政法委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乡镇党委副书记和单位分管副职担任,切实加强对本地、本单位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

2013年以来,市综治委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双创”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创建目标、标准、程序和措施,为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夯实创建责任 明确创建标准

实行分类创建。一方面,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地扎实推进“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从最基层的单位、村、社区、村组、家庭抓起,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各系统各行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商场”、“平安景区”创建活动,使各个行业系统都有具体责任、具体任务、具体措施,见到创建实效。

实行分层创建。把创建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县、乡、村三级,落实到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做到级级有责任、层层抓落实。在县区层面,负责组织开展平安乡镇(街道)、平安行业、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乡镇层面,负责组织开展平安村(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村(社区)层面,负责组织开展平安小区、平安楼院、平安村组、平安家庭、平安志愿者的创建活动;系统层面,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负责组织开展的创建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推动各项创建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各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承担本级平安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督察、考核等职责,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工作规划和考评标准,部署具体创建措施,研究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保障工作有效推进。

明确平安创建标准。细化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平安家庭和平安单位的具体创建标准。平安乡镇(街道)创建标准为服务零距离、管理精细化、矛盾早解决、防范无盲区、创建多元化、基础更牢固;平安村(社区)创建标准为有一个群众信赖的好班子、有一个便民高效的村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站、有一个公道负责的人民调解组织、有一个完善实用的治安防范网络、有一个规范健全的群众工作机制;平安家庭创建标准为创守法之家、和睦之家、安全之家、知理之家、富裕之家、节俭之家、卫生之家、文化之家、诚信之家、公益之家;平安单位创建标准为有综治办组织、有专人负责、有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和调解员、有技防监控和保安管理、有一套运转顺畅的平安创建机制。

着力开展“三无”创建。2014年,市综治委制定下发了《驻马店市“三无”乡镇(街道)和“三无”村(社区)创建工作实施办法》。“三无”,即无赴省进京集体上访和重复非正常上访、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以“三无”创建带动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把“三无”作为评选先进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否决条件,对县区有30%以上的乡镇(街道),达不到“三无”创建标准的,取消该县区年度评先资格;对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达不到“三无”创建标准的,一律不得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乡镇(街道)和平安村(社区)。

健全创建机制 规范考评程序

建立指导推进机制。市综治委建立了平安创建活动联席会议和信息通报制度,强化对平安创建工作的整体指导。

       建立星级考评机制。把每个创建活动都细化为六项或十项具体标准,县、乡、村三级每月对负责组织实施的创建活动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全部合格的为满星,有一项不合格的减少一个星。通过固定板面或墙报等形式,及时对评选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定期评定机制。市、县综治办每季度对创建活动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实行“三级管理”,优秀等级、一般等级、落后等级分别用红、黄、黑三色进行公示;每半年进行一次整体排序,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年终根据日常工作情况,确定出先进。

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在分层创建的基础上,实行分级命名表彰,各级对负责组织开展的各类平安创建活动,每年命名一次,综合运用政治、物质、精神等措施进行奖励。特别是对平安家庭、平安志愿者,大力表彰,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4年,市委、市政府设立平安创建活动专项奖励基金300万元,对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乡镇”的乡镇(街道)奖励现金10万元,评为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励该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一个月工资。

营造共创氛围 务求创建实效

在平安创建活动中,我市以加强基层能力建设为重点,狠抓各项创建措施落实,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奠定坚实牢固的根基。

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全市173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综合服务管理中心,2527个村(社区)都建立了综合服务管理站,受理、承办、代办与群众相关的公共事务,及时调处各类矛盾问题,形成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提升化解矛盾能力。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和行政企事业单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每个村(社区)都配备了一名专职民调员,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和单位内部。

提升治安防控能力。把减少发案、营造良好治安持续作为平安创建活动的主要任务。出台了技防体系建设标准、专职巡防队管理办法、重点地区认定标准等一系列文件,以规范促提升,提高动态环境下治安管理能力。

提升群众自治能力。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同时,推进村(社区)居委会群众自治组织以及综治协会、平安协会、说事评理协会等综治组织建设,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制定村规民约,配齐综治协管员、治安巡防员、民调员,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在实施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以自然村和居民区为单位,设立平安室,配备3名以上网格管理员,其中1人担任网格长。网格管理员履行信息员等7项职责,同时赋予五保等惠民政策表决实施权力,真正使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干事、有章理事。

提升各方参与能力。平安创建活动结合平安建设宣传月和普法活动,采取举办宣传一条街、法治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平安创建活动的有关内容、标准、评选和奖惩措施,宣传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提高广大群众对平安创建和法治创建活动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创建工作新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