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随着微信的兴起,微信“朋友圈”的功能日渐多样化,原本用来沟通和联系的微信朋友圈逐渐变成了熟人购物圈,各类商品的推广信息不断充斥其中。对于此种现象,有赞成者认为熟人推介产品方便、省时,购物更加放心,也有反对者认为原本好友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变了味儿,对于各种各样的商品信息在微信朋友圈里刷屏颇为反感。
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平台,方便了人们的联络,不管你身处何处,只要能够上微信,就能够很快地联系到彼此、随时了解朋友最新动态,这也让许多人养成了不时浏览朋友圈的习惯。而微信的高使用度和关注度也让商家发现了商业促销的机会。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微信这种销售方式或许是一种新的渠道,但是由于建立在微信朋友圈的商业行为只是在朋友间进行交易,缺乏准入和监管机制,无形中带来信誉不良、商家良莠不齐、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空白等潜在问题。一些人出于对朋友的信任而购买了商品,结果却成了伪劣产品的受害者,不仅伤害了朋友的感情,而且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十分困难。
治理“微商”乱象,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更加细致明确的管理规定和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微商”准入评价和产品认证机制,商家也要严格自律,完善信用体系,让“微商”市场逐步规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