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5年01月28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发布时间:2015-01-28 08:26:41  

王忠民(市委农办主任)

2014年,我市三农工作亮点频闪,鼓舞人心,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大力实施了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新建高标准粮田11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147亿公斤,增长3.7%,实现了“十一连增”。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全市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到43个,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3个,总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5078家,其中农民合作社10633家,居全省第二位,家庭农场4445家,居全省第一位;土地流转面积249.6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4%。现代畜牧业持续发展,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5个,预计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4.5%3.2%4%。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安全饮水和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植树造林25.2万亩,新建农村公路700公里,解决了68.5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和12.7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新的一年,我市三农工作如何用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那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加强三农工作,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紧紧围绕“稳粮、提效、转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断提升,集中连片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去年,我市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2.66462亿元,完成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20.7万亩、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1个、贷款贴息项目5个、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3个。持续在西平、上蔡、汝南、确山、正阳打造5个连片面积5万亩至10万亩以上的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体进度较往年提前3个多月,共建拦河坝40座,开挖疏浚渠道917.51公里,新打修复机电井1803眼,建桥涵4431座,铺设地埋管道663.32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765.14公里,硬化道路299.23公里,项目区新打机电井已在缓解夏季干旱、保障秋粮丰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我市将围绕全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和高标准粮田规划,争取资金2.6亿元,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17.8万亩,支持12个农民合作社建设高标准粮田,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500万公斤。

扶贫开发工作持续深入,因地制宜推进精准扶贫。 2014年,我市争取中央、省专项扶贫资金1.7283亿元,围绕“强基础、兴产业、增技能”,全面抓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三项工作。完成整村推进任务130个,覆盖9个县区的3.7万贫困户13.87万人,修建贫困村道路256.93公里,解决了24.32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完成搬迁任务141500人;实施产业类发展项目124个;计划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任务13193人,已培训7920人、转移2100人;同步推进定点帮扶工作,全市共有3个中直单位、21个省直单位、122个市直单位和9个县直单位参与,中央、省、市、县四级联动基本达到贫困村全覆盖,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实现脱贫人口12.682万人。今年,我市继续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协同推进,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着力推进精准扶贫,着力打造扶贫开发示范村,切实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启动160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建成30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示范村,把扶贫资金的50%用于产业发展,实施“雨露计划”培训1.2万人,力争解决13万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

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步伐。2014年,我市持续推进97个新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向社区、集镇集中。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84.1亿元,在建社区97个,其中建成9个,累计建成房屋近3.7万套、在建1.2万套,复垦土地1620亩。同时,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围绕乡镇政府所在地、旅游景区周边和交通要道沿线村,选择434个行政村作为试点村庄,按照“三无一规范”的标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治理垃圾乱倒、污水横流、杂物挡道,省级试点县西平县提升整治标准,同步在试点村庄推进村庄美化、环境净化和道路硬化工作,挖掘乡土文化内涵,建传统文化展示墙,试点村庄环境显著改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今年,我市继续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持续完善已开工建设的97个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尽快搬迁入住;探索建立土地增值收益返还新农村社区建设机制,加快农民搬迁及旧宅拆迁复垦步伐。同时,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步伐。在2014年整治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村范围,按照“三无一规范”标准推进环境整治工作。按照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环境净化的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在试点村庄推进道路建设、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立垃圾清运、卫生维护长效机制,确保全市40%的行政村达到达标村、10%的行政村达到示范村标准,逐步在其他行政村铺开,以此显著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2014年,我市围绕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狠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示范乡镇建设三项工作。新的一年,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是增加数量。立足农业大市的实际,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农民、有识之士组建农民合作社,鼓励农业企业领办农民合作社,不断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二是提升质量。一方面,大力培育示范社,通过抓规模化,提升合作社带动力;抓规范化,提升合作社凝聚力;抓标准化,提升合作社竞争力。另一方面,组建联合社、联合体。通过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社与农业企业以及家庭农场的联合,提升其辐射力和带动力。三是破解难题。针对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探索建立市级和县级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投融资平台,主动对接金融机构,对合作社进行信用等级授信,探索农民合作社产品订单、大型农用生产设施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财产抵(质)押贷款的办法,破解合作社融资瓶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