濬旻
近日,《天中晚报》以“这些问题到底该谁解决”为题,对市委“民意快线”进行了跟踪报道,说的是市委“民意快线”受理的个别问题在解决时遇阻(见《天中晚报》11月21日A04版)。
市委“民意快线”自开办以来,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市民反映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据今年第三季度统计,市委“民意快线”转办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民意快线”办理件307期,涉及问题、意见和建议357件,办结347件,办结率为97%,但办理较好的事项只有72件,还有一些事项办得不是很好或根本就没有办理,一些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仍有个别问题出现了拖延办理的现象。
有的单位“重答复,轻办理”,“重办结率,轻问题解决”,有很多群众反映的问题“案结了,事未了”,正如报道中披露的个别问题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并没有正真解决。
报道中披露的违章建筑,群众举报问题的批件辗转了几个单位,公文来了个大旅行转了一大圈,违章建筑问题就是没人解决。违章建筑不是什么隐蔽的工程,也不是气球一夜吹出来的,有关部门为何视而不见,装聋卖傻,说轻了是“为官不为”,说重点儿是“串通一气”。
我们有些办理单位在思想上存在认识误区,只要案件交出去就算办结完事,统计上报时结案率照样是100%,总结汇报时照说没有群众不满意的案件,即满意度是100%,蒙混过关。因此,在办件中就出现了“现将此件退回,建议转市有关部门办理”,“建议业主向其他相关部门咨询”,“我局已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告知驿城区综合执法局”等推诿扯皮的雷人批语。
可见很刹“四风”,摒除“为官不为”还任重道远,希望有关部门切实转变作风,痛下决心,加大对“为官不为”案件的查处力度,真正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让“苍蝇式”腐败成过街老鼠,树立风清气正的官场环境。
新闻媒体还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推诿扯皮、拖延办理的案件公开曝光,把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公务行为在阳光下透明公开,让群众看看到底是谁在“裸奔”。
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民意快线”办理情况的监管,科学优化考核办法,既要注意案件的办结率,还要考查实际问题解决情况,做到办一件成一件,群众满意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