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我市开展助残扶贫工作纪实
陈 健
如何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同健全人一样奔向小康,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有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驻马店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残联组织把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把搞好联带帮扶作为重要抓手,用创业就业来检验工作成效,使残疾人就业培训、助残扶贫工作在全省领先,在全国叫响。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让他们同等奔向小康,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副市长李国胜颇有认识。
据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实名制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今的4年多时间里,全市共培训各类残疾人35731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创业27232人;其中,今年1~8月份已培训残疾人5321人,实现就业创业2759人。
搞好培训需求调查,分类分期开展培训。组织残联系统工作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对16~59周岁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进行普查。在普查过程中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并建立残疾人就业培训普查软件。在澄清底子的基础上,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依据其个人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依托分布在各县区的27个残疾人培训基地,分类分期分批开展盲人保健按摩、电动车维修、电脑维修、平面设计、家电维修、家政服务、大棚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等适合各类残疾人的培训。为掌握全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进度,市残疾人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月上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
开展助残帮扶工作,着力解决实际困难。眼下,对于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宋庄社区冯庄组的残疾人冯献力来说,眼下的生活让他感到充实而又甜蜜。他通过建日光温室从事反季节蔬菜种植,轻轻松松年收入3万多元。冯献力感慨地说:“这是当初俺参加残联组织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说起冯献力的好日子,助残帮扶功不可没。为解决他缺乏启动资金的难题,宋庄社区党支部及时帮助协调贷款1万元,“就是那1万元贷款,可解决了俺的大问题,真不亚于雪中送炭。”说这话时,冯献力微微有点激动。
为帮助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脱贫致富,2012年,市委组织部、市残联联合印发了《驻马店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全市党员干部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帮扶脱贫的任务、帮扶对象、实施步骤、帮扶措施和工作要求。全市2275个基层党组织,9140名党员干部参与了助残扶贫工作,帮扶残疾人16万人次,使2万多个贫困残疾人家庭基本实现稳定脱贫。
“我们就是要通过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参与助残帮扶,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让他们逐步改善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明表示。
今年7月2日~7月4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驻马店市特作了经验介绍。
了解创业就业情况,检验评判工作成效。自2010年以来,我市先后制订下发了《驻马店市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驻马店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检查验收方案》等文件,每年年中和年底,都要组织人员深入残疾人培训机构和接受培训的残疾人家中,对培训效果和创业就业情况进行了解,以创业就业情况来检验培训成效;同时,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助残帮扶中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进行详细了解,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以此激发他们的帮扶热情。驻马店市已连续4年被省政府残工委授予“河南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我们就是想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帮扶,让广大残疾人朋友也能过上好日子!”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银良说出了考核培训和帮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