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东红
市公交公司办公楼前的街道上停满了公司新购置的大巴。“这是今年公司购置的100台新能源公交车,其中50台电气混合的,50台纯液化天然气的。”市公交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伟介绍。
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我市城市公共交通,从最初的64台破旧、简陋的“小公交”发展到今天以空调大巴士为主的574台车,这18年的悠悠岁月,写满了黄伟和他所带团队奋力拼搏的故事。
40多岁的黄伟介绍,他2000年走上公交管理岗位后,带领公司发展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私人挂靠公司经营阶段,当时只有17条线路,一条线路8台车,私人车老板争着跑赚钱的好线路,赖点的线路越来越不景气,只能对赖线路进行补贴。第二阶段是2004年车辆报废多,更新车辆的机会来了。此时,财政没钱,他采取的办法是从1路车线路开始,一条线路买10台车,然后与驾车师傅签订8年租赁合同,努力把公交车的权利收回来,但这个阶段工作最辛苦最受气,因为中心城区在不断扩大,公交的发展是迫切的,但是开新线路就影响到一些师傅的客源和生意,那时不听管理、乱上访。第三阶段是从2011年公司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在他前往国家公交先进城市学习、取经后,毅然进行了公司化改造。通过公司全员集资、私人房产抵押贷款等方式,购买了大批空调大巴公交。线路从之前的十几条开发到30多条,车辆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台,达到了城市发展到哪公交发展到哪。
“所有公交车辆我们都安装了GPS调试系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去年,我们还投资470万元加大场站和修理厂的建设力度,为城市公交的良性发展奠定好的基础。”黄伟说。
好的消息一条又一条,在黄伟的倡导下,我市城市公交正式加盟全国一卡通网络,实现了我市城市公交在全国34个大中城市互联互通;大部分车辆实现了无线WIFI免费上网;安装了20面昂贵的电子站牌;荣获了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在全省公交考评中位居第二。
黄伟很忙。他的司机师傅说,黄总上班有点,下班没点,一个月能按时回家两次那就是鲜事了。公司保卫科长高宏晚上9时来值班,好意提醒经常埋头加班的黄伟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他没有休息日,周六、周日他忙碌在路上看线路,看场站建设。但是再忙,黄伟每天早晨5时多起床后就要去游泳,要干的事很多,一定得锻炼身体。但是因为太操劳,有次开班子会他劳累得半躺在沙发上。
黄伟要做的事很多,才收购的第一汽车公司为下一步城乡公交一体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大量的工作需要思考、安排,采访他时,他正在做中心城区185平方公里的公交专项规划的准备工作,制定出了即将开通11条新线路的基础资料,要与为我市做公交规划南京东南大学的有关项目负责人进行对接。
“我的特点就是百折不挠,认准目标向前进,不达目的不罢休。”黄伟笑着总结自己。